广东盘活乡村资源 增强“造血”功能
2019-01-29 15:07: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芳庭 祁雷 吴珂 马立敏 王聪 黄颖川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1月28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分组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献策,为广东乡村振兴献“金点子”。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要硬件软件一起抓,建设好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还要积极盘活乡村资源,增强乡村“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硬件软件齐抓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思路。“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要解决乡村经济小而散、碎片化、同质化的问题。”省人大代表、汕头市金平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站副站长张赟建议,以汕头为试点建立“互联网+农业”平台“农联网”,实现产业规划、品牌推广、公共服务、项目融资等多种功能,为每个村都量身打造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

  省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捷香在参加中山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产业振兴带来了机遇,也给乡村振兴带来更好的路径选择。要把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用“绣花的功夫”抓好整治。

  “饶平要举全县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省人大代表、潮州市饶平县委书记林文锋说,今后将立足饶平村落区域特色、文化传承、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实际,着重保护客家围楼、茶园、海上牧场等历史古迹、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促进“产村人文景”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韶关市新丰县沙田镇下埔村党支部书记潘静雯说,为做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盘棋”这篇大文章,力争全省乡村振兴建设排头兵,韶关要继续突出抓好环丹霞山、南雄古驿道、市区城郊片区建设,推进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推动城区、郊区和景区融合发展,支持各县(市、区)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让乡村“活”起来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如何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代表委员们提出,要盘活乡村自身资源、引入城市优势资源,让乡村“活”起来,带动农民富起来。

  “我们要坚定做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先锋’,以现代金融助力建设现代乡村。”省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表示,今年将继续在粤北山区全面铺开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建行的传统优势,助力增强乡村“造血”功能。例如,通过金融科技构建“金融+电商+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式,助力乡村产业腾飞。

  “乡村资源利用必须产业化,实现商业运作,不仅要让乡村美起来,更要让乡村‘活’起来,带动农民富起来。”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建议,把村庄整治和宅基地盘活结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潘安娜认为,偏远山区需要城市资源的辐射和帮扶,因此,省一级应把地理位置偏远、城市资源覆盖不到、短板更加突出的村庄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大对其政策支持和倾斜的力度。尤其是资金投入上,建议在深入摸查全省各类型村庄和所需投入底数的基础上,科学研究确定省、市、区三级财政资金投入额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机制。

  文化资源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议各地要充分发掘当地的人文资源,精准定位,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省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陆增康说,要让公共艺术走进乡村,融入乡村的生态环境中,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之中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