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2021-07-28 10:01:00  来源:中青报·中青网  作者:马富春 王豪 朱丹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7月,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美丽小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枸杞红艳、瓜果飘香,迈入小康的农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丰收季。

  在瓜州县沙河乡沙河村枸杞统防统治种范基地,工人正忙着采摘,或站或坐,双手穿梭在结满果实的枝头,动作娴熟。在场的枸杞种植大户贺重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摘枸杞的工资按公斤计算,每公斤3元,手脚麻利的人一天能摘50公斤以上,慢的也能摘30公斤左右。”

  在瓜州县农村,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枸杞产业让农民的小康路越来越宽广。56岁的农民杨居海说,他已连续6年采摘枸杞,从6月底忙到10月底,少说也能挣1万多元。此外,他还养了羊,种了玉米和饲草,老伴儿有空时在附近打零工。一年下来,两人的收入除维持全家人生计之外,还能有不少盈余。

  以做好“三农”工作为总抓手,紧扣群众持续增收主线,近年来,瓜州县立足各重点乡、村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按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条产权明晰、循环使用、稳定增收的富民新路子。

  瓜州镇三工村走出了以“绿色蜜瓜”为主导的富民产业路。近年来,为推进蜜瓜产业升级发展,村两委提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农户参与”的产业模式——由村干部引导农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发动社里的党员每人联系服务一个产业片区、联系5户以上社员,动员社员每户种植10亩绿色无公害订单蜜瓜。

  一些本土的农业企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瓜州县弘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方考察,对接引进广州福瑞生鲜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三工村建成了高新蜜瓜产业园区。该公司还与引进企业早早签订了销售订单,通过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责任,在省心省力的同时保障农民最大收益。而与公司签订协议的合作社只需引导农户通过统一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标准、包装销售、产源地追溯,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之前,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也愁,卖也愁,现在合作社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订单销售,我们只管把瓜种好,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三工村村民卢万林对这一模式赞不绝口。这两天,他正忙着采摘蜜瓜、过秤装箱,他说自己手里捧着的是“奔小康的蜜瓜”。

  瓜州县布隆吉乡九上村则走出了“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富民新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该村建成千亩枸杞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枸杞2000亩。该村还利用中央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和自筹的90多万元,新建农产品加工基地7000余平方米,搭建起从精细化种植到标准化加工、从配方研发到绿色生产的“产、加、销”的产业链体系。

  村民还主动跑市场、开网店、做直播,力争做大做强村里的枸杞产业。目前,加工基地生产的产品已经上市。村支书俞光海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带动周边50名劳动力稳定就业,增加劳务收入150万元。

  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近年来,瓜州县也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并将农业重点任务梳理分解到了乡镇;同时,以“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全县的种植、养殖结构;抓科技创新、抓经营主体培育,全力助推产业更新升级。此外,还通过政府购买保险和农民购买保险相结合的形式,提升种养殖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老百姓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乡村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近期,在布隆吉乡葫芦河旅游产业园区,工人忙着搭建景观花架,扶植工艺葫芦藤条上架。花田里黄的、红的、紫的百日草、波斯菊、马鞭草等花卉迎风绽放,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三伏天,农家院门口的花开了,来乡村避暑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瓜州县葫芦河生态农庄负责人任继武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他开通了电话预约服务,让游客在电话里点菜,自己提前准备,“农家院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农业与旅游双轮驱动,这是瓜州县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的新格局。村里先通过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旅游专线及村镇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随后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开发商投资建设、年度营业额分红的模式,兴办集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家风情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既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又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