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扎紧“选育管用”工作链,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乡村振兴的“尖兵”作用。
因村制宜“派”强。将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移民社区根据所承担乡村振兴任务轻重划分为ABCD四类,为32个移民村和社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的347个脱贫村、37个软弱涣散村、4个红色村加强工作力量,采取“1+2”帮扶形式,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2名工作队员;对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275个脱贫村选派1名第一书记。全市共选派第一书记658名、工作队员771名,其中,中央选派第一书记5名,自治区选派第一书记95名、工作队员180名,市级选派第一书记115名、工作队员128名,县(区)选派第一书记443名、工作队员463名,实现脱贫村、移民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等重点村全覆盖。
按需施教“育”实。把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教育培训,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实践要求、方法路径等,采取“理论授课+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的方式,在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示范培训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联合农办、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进行重点培训,县级组织部门负责兜底培训,重点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促进法、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培训。截止目前,市县两级已培训新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493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水平。
完善机制“管”好。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从严落实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县乡党委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责任,推动驻村干部发挥积极作用。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市县两级开展常态化督查,督查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督促驻村干部认真履职。健全关爱激励机制,按时足额保障伙食补助、乡镇补贴、通信补贴、交通补贴及工作经费,定期安排体检,办理保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切实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健全第一书记片区交流机制,按照“地域相邻、工作相近”的原则,对第一书记进行分区划片,每月组织片区内驻村干部交流心得,相互启发、学习提高。健全调整召回机制,对不胜任不尽职及因身体原因不适宜继续驻村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实效。
定职定责“用”活。明确第一书记职责任务,推动发挥“五大员”作用。当好乡村振兴“领航员”,协助村“两委”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当好民族政策“宣传员”,为群众讲清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不断筑牢广大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好基层党建“组织员”,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软弱涣村散党组织整顿,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当好基层治理“助推员”,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完善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当好农民群众“服务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