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废弃地 今日欢乐园 ——河南灵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侧记
2022-08-08 09:52: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培奇 范亚旭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涧西区西华欢乐谷一角。邢博摄

  盛夏时节,行走在河南省灵宝市乡间,绿树成荫,满目苍翠,昔日的废弃地、乱河滩,如今成为欢乐园、网红地。近年来,灵宝市紧紧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牛鼻子”,通过农村垃圾治理、加强生态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等,实现村容村貌“大变身”,人居环境大改善,带动了生态产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兴起,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实现了“面子”和“里子”的双丰收。

  捧起生态“金饭碗”

  走进距离灵宝市区南十余里的五亩乡庄里村龙乡民俗文化村内,村中河水清澈,河面上的碰碰船、河道游船、芦苇荡网红船、跨河索道上,游客正在尽情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龙乡民俗文化村主要以水上乐园和儿童娱乐项目为主,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周边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观光游玩,最多时一天游客六七千人,收入可达3万多元。”庄里村党支部书记伍永录兴奋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灵宝市坚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持续培育美丽经济、幸福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生态饭”,“口袋”鼓起来。

  庄里村能有如此嬗变,得益于灵宝市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该村巧借弘农涧河穿村而过的资源优势,整治坑塘沟渠,拆除违章建筑,清运垃圾,改水改厕,环境焕然一新。村里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七彩滑道乐园、冲关嘉年华、网红极限挑战区、儿童游乐园等娱乐设施,开发建设了龙乡民俗文化村。

  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带来了产业兴、村民富。如今,庄里村有20多家农户在民俗村“摆摊设点”,部分摊位每天能收入两三千元。“我在民俗村做杂工,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不出家门能挣到钱,真好!”年过六旬的低保户伍九银感激地说。

  “这项产业已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40余万元,还有30多名村民在民俗村里务工,全村人均收入从以前的1.2万元增加到1.6万元。”伍永录说,“下一步,要投资建设观光索道、打造啤酒广场、拓展运营项目,并发展大棚采摘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把民俗村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幸福。”

  山村成为“风景区”

  平坦的水泥路伸向大山深处,排排红黄相间的别墅错落有致,红色党建文化墙图文并茂,格外醒目。灵宝市阳平镇大湖村就坐落在这里。

  “以前这里都是荒坡,老宅基地上残垣断壁,通过环境治理后打造200亩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验基地,孩子们假期都喜欢来这里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大湖村党支部副书记全书红说。

  依靠特色优势,大湖村还投资1500万元,建成占地25亩,集矿洞探险、文化科普、淘金体验、学农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一座3400平方米的4层游客接待中心,单日可接待350人入住,也叫响了“金谷”旅游品牌。

  一块块石头垒砌的“田园课堂”,精心打造的农耕文化和百科长廊,处处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山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很适合避暑度假,新装修的住宿设施齐全,今天孩子们来这里旅游,住着舒适,玩得开心,个个很兴奋。”三门峡市一夏令营的老师说。

  “每到节假日,周边的孩子来这里体验石磨、打土坯、犁地等农耕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农业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农业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目前已经接待学生5000余人,带动了村里的饭店、住宿等产业的兴起,解决了近百人就业问题!”全书红满是兴奋地说道。

  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目前,大湖村正在申报“省级文旅特色村”,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生态的“百亩多彩果园”,建设集旅游、休闲、采摘、餐饮、康养于一体的休闲中心,并鼓励村民开办精品民宿、特色饮食、销售土特产等,走共同富裕之路。

  垃圾场变身“欢乐谷”

  走进灵宝市涧西区西华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一架架五颜六色的风车随风转动,一个个由废旧轮胎做成的秋千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摇动,一道道带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识的彩虹跑道妙趣横生,让人在一步一景的美好体验中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以前这里是一片垃圾场,周边杂草丛生,夏天气味难闻,人们根本就不敢来这里。”附近的一个村民告诉记者。

  变废为宝,绿色环保。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涧西区西华社区通过填埋、修复、改造等工程,清理垃圾杂物5000余方,腾空修整1万余平方米的场地,将废弃的土坑沟壕、垃圾填埋场成功改建为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欢乐谷亲子园、户外休闲阳光帐篷营和摩托越野拓展娱乐赛道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这里转眼间成了人们放松心情、享受户外生活的乐园。

  “我们将附近村民的樱桃园采取土地入股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成樱桃采摘体验园,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就地取材、共建共享’‘休闲采摘、文旅研学’等方式,建成并运营集休闲、娱乐、采摘、餐饮为一体的欢乐谷综合休闲项目,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科普版’‘增值版’‘生态版’,有效促进了废物利用、环境提升、就业扩大、经济增收。”涧西区西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世克说,仅周边樱桃采摘园年可采摘樱桃80多万斤,销售收入96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收4万余元。

  农民加入合作社成“股东”

  景观长廊、文化广场、小桥流水、主题墙画……走进灵宝市尹庄镇唐窑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令人流连忘返。

  唐窑村除了眼前这些看得见的“面子”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在品质的提升。“村里有农家乐特色餐饮、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研学游和休闲娱乐项目,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唐窑村党支部书记陈红梅兴致勃勃地说。

  唐窑村紧邻城乡接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借助灵宝金城大道东延、金苹果大道两条城市干道开通的优势,“脱胎换骨”整治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特色餐饮、研学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围绕“党建引领、支部推动、合股经营、民主自治、共同富裕”主线,盘活闲置资源、存量资产,流转闲置宅院14座60余间,成立了老公社、农家乐、馍馍坊3个合作社,村里45名社员投资入股。

  如今,唐窑村的不少村民摇身一变成了股东,入股的农户家家可安排1人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农民变工人。“我家入了3股,年底除了享受分红外,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能领到一份工资,不出家门就有活干,有钱赚。”村民张丙军说。

  因为特色突出,唐窑村的农家乐成了周边群众打卡的网红地。“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有些在外的村民返乡后都有些惊讶。随着唐窑村农家乐数量不断增长,许多想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留了下来。”陈红梅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在家门口挣到了票子,乡村合作社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不仅是让环境变好,还要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夜经济、乡村旅游等实现环境美、产业兴、农民富,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修课’,更是关乎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答题’。”灵宝市委书记张志刚表示,“我们将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环境+’,丰富乡村内涵,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乡村美起来,群众富起来,乡亲们越来越有幸福感、获得感。”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