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沛县河口镇丁溜村:傍着牛蒡,薄弱村发展“牛”起来
2022-08-10 10: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早些年,徐州市沛县河口镇丁溜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薄弱村。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组织软弱涣散,百姓忧心忡忡。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寻找发展出路,他们逐渐发掘出丁溜村的亮点、优势:位于苏皖两省交界,交通条件良好,拥有质地疏松、透气性强的黄潮土,特别适合根茎类植物生长。“一方水土能养活一方人,关键要找到这方水土的价值。”近年来,当地人在村两委的带动下,规模化种植根茎类作物牛蒡,打造2000亩牛蒡产业示范基地,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如今年人均收入达2.41万元,比2016年前翻了一番。今年,以丁溜村为中心的“沛县牛蒡”种植区河口镇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新农人”:

  “小种子”孕育“大产业”

  时至7月,骄阳似火,丁溜村开阔的田间酝酿着一场丰收——彭源家庭农场主张凤华承包的303亩地,一片碧绿,每片绿意下,都有一根默默向下生长的牛蒡。

  张凤华俯身在地头,拨开大片的绿色枝叶,欣喜地告诉调研组,今年牛蒡品相“不孬”。他慢慢从地里拽出一根足足1米多长的牛蒡说:“之前没找到科学的种植方法,牛蒡顶多长60公分,今年长势格外好,最长的能超过一米三。”这种长相不起眼、类似“细版山药”的作物,今年为他的家庭农场带来2000多万元产值,还解决了当地60多位村民的就业。

  外乡人、大学生、有钱人,这是村里人给张凤华的几个身份标签。放弃城里工作、生活,带着打拼10多年的积蓄,来到丁溜村种地,张凤华承认,乡土情怀、“脑袋一热”,算是各占一半。“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工作,有次回徐州老家,路过丁溜村,说这里的牛蒡能热销到国外,这让我心头一热。”他说,在城里时跑项目、追尾款、忙应酬,疲惫不堪,反倒是“种瓜得瓜”的乡村生活,更让他向往。

  在村民眼中,张凤华还是个有些“倔”劲的年轻人。搞牛蒡产业,别人都是建工厂、做加工,积极发展二三产,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年投入20多万元在“前端育种”上。张凤华有自己的理由:“农业产业要想发展壮大,一定要靠种子,这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

  “小种子”能孕育“大产业”,张凤华坦言,虽然鲜牛蒡出口美国、日本、韩国,每年能为村里带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收入,但多年来,牛蒡种子依然要靠进口,全村每年购买种子要花费几十万元,而且一旦种子被“卡”,我国牛蒡产业链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

  可喜的是,几年前,张凤华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牛蒡研发中心,育种计划进展顺利。目前,第五代种子育出的牛蒡等待收获,部分表现已经优于日本种子。张凤华也期待,相关部门能给予民企育种更多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激发更多民间力量投入到“农业芯片”的攻关上。“我也将持续投入研发资金,确保国产牛蒡品种在口感、品相、营养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早日投放市场。”

  村干部:

  一根牛蒡撬动致富“新支点”

  “大家有手有脚,为什么要等救济,为什么不能靠自己打拼?”多年前,吕夫梅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到丁溜村,她一直坚信这里好地好风土,不等、不靠也能过上好日子。

  在外贩售苹果时,吕夫梅听说,山东等地开始时兴种牛蒡,还能出口到国外,外国人称牛蒡是“黄沙人参”,这让她觉得“挖到宝”了!2007年,已经是村干部的她,率先拿出7亩地,带头种植牛蒡,当年就迎来了大丰收。“亩均产值能达8000元,丁溜村这边的沙土种这个,铁定能丰收、能致富。”吕夫梅说。

  发展农业产业,要因地制宜,吕夫梅的牛蒡“试验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我也想种牛蒡,但不知道技术上有没有讲究啊?”“我家有地,但年纪大了,不知道种不种得动啊?”各类疑惑、诉求扑面而来。14年前,吕夫梅被选为丁溜村党支部书记,她在村里充分调研走访,又召开了村民大会,最后决定,流转土地,采用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提高农业收益。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也可以土地入股,提高家庭收入。

  通过两次大规模土地流转,全村建立了2000亩股份制牛蒡产业示范基地,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当前,全村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50多家。“分散土地要向专业大户集中,高效产业要向优势区域集中,这是农业经济带动增收的重要途径。”吕夫梅介绍,为拉长养生牛蒡产业链,近5年,村集体还相继开发了牛蒡宴、牛蒡酒、牛蒡饮料等20多个特色农业衍生产品。

  如今,越来越多力量加入“牛蒡致富”的队伍中——20家上下游企业、1802名村民,共同将牛蒡年产量提升到6000吨。傍着牛蒡,丁溜村甩掉了“贫困”和“落后”,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美名传向四方。

  要持续打响牛蒡产业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吕夫梅还要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保鲜。“牛蒡出了地,不到几小时就会氧化,所以鲜牛蒡很难广泛地走向市场。”她遗憾地表示,当前销路好的还是牛蒡茶等加工产品。今年,丁溜村多方争取资金,投资70万元新建了一座冷库,能确保地头的鲜牛蒡“存得住”,但如何在运输、销售过程中“锁鲜”?吕夫梅和种植户们还在探索中。

  “原住民”:

  找准发展路子,过上好日子

  身为一名老党员,丁光珠对这些年村里最可喜的变化十分自豪:“丁溜村是个红色村啊,摆脱政府救济,靠自己的双手致富,才是我们村应有的样子。”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凝聚更多村民谋发展的精气神,去年,丁光珠自愿整理村历史资料,担任村红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他向调研组介绍,抗战时期,丁溜村村民丁汉臻利用自家茅草屋,组建“湖西战区地下秘密联络站”,为安徽、山东、江苏等地沟通情报信息。此外,丁溜村还涌现出多位革命烈士,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在丁光珠看来,红色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乡村振兴也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比如,当前发展乡村产业,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村情出发找路子、找点子,“因地制宜,才能找准符合丁溜村发展的独特路径”。关于丁溜村发展的未来,他还有新的期待:打造成集种植、农产品加工、红色文旅等为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我们村的农业产业与红色文化应该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 赵锦春: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产品服务生产端与城乡市场需求端之间的互动匹配过程。创新驱动才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应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技术支撑、产业链条与利益联结。丁溜村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通过育种强“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做强深加工、促进纵向转型升级,“交叉”融合、实现横向协调联动,共建共享、切实提质效促增收,才能确保乡村产业兴旺有潜力、强动力、彰韧力、显活力。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