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江南田园,映照“向往的生活”
2022-09-08 10:11:00  来源:新华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关键词:#生态宜居#

  “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这是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思想家冯梦龙“向往的生活”。

  漫步于乡野之间,粉墙黛瓦、岸青柳绿,苏式韵味十足,近10年来,冯梦龙故里——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通过深入挖掘“冯梦龙”文化内涵,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自然唯美的田园诗情画意栩栩呈现。

  “新农人”:

  “乡愁”经济发展后劲足

  走进钱埂上自然村,一眼就可以看见浓浓“乡愁”味的墙绘。再往前走,就到了村民钱亚明的家,既是住家,也是农家乐。

  2019年,钱亚明关掉了自己经营多年的服装缝纫线加工厂,对他来说,这是不得已的选择。“那时候,服装行业陷入低迷期,加上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各项费用不断增加,像我们这种配套产业也难以为继。”

  钱埂上是村里首批美丽村庄示范点,“冯梦龙”文化元素融入田园风貌后,乡村游的客人越来越多。钱亚明心想,村里肯定需要一些基础性配套,农家乐倒是其中一种。从办厂的积蓄中拿出60万元,钱亚明回村把自家两层小楼改造成了农家乐——明雅六灶人家。“村里最吸引我的点,是能看得出来发展后劲很好。”

  “明雅六灶人家”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那时,做出口碑是钱亚明唯一的想法。“厨房大师傅是高薪聘请来的,每个月工资1.2万元,能做出口味好又地道的农家菜。但是打下手的都是自己家人,可以省一点。”

  “每年春游时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平时就属周末生意好,高峰期一天收入能近万元。”钱亚明把他的客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游客,分散但是流量大,另一类是镇上小老板和周边企业来聚餐的。“疫情对生意会有点影响,但是开了3年感觉整体还可以,刨去前3年每年4万元补贴,按正常测算一年20万元营收不成问题。”

  “门口空间有限,‘停车难’是最棘手的问题。”随着人流量越来越大,钱亚明也有些焦虑,“没有生意心里急,生意太多心里也急,你看我家老房子还算比较大的,改造完最多也只能容得下8桌,除了大厅都是小包间,但很多时候客人需要24人大包间。”

  采访中,钱亚明也向调研组道出自己的想法:希望村里能统一规划出一处美食片区,农家乐房子由“村造民租”或者“民造民用”都可以。“这可能是解决餐饮业用房不足的一个有效办法。”

  村干部:

  让村民住上江南特色新居

  在冯梦龙村,“三”是一个有趣的数字。以冯梦龙代表作“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为基础,冯梦龙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立下“治村明言”“富村通言”“美村恒言”的新“三言”;全村有3个特色功能区,建成林果、水稻、养殖3个“千亩基地”,运用三大网格进行乡村生态治理。

  冯梦龙大道贯穿南北,通言、明言、恒言路平行东西,翻开冯梦龙村地图,村庄三大特色功能区赫然在目。

  “村子西北角是核心区,以冯梦龙的出生地冯埂上为中心,我们先后建成冯梦龙纪念馆、书院、油坊、梦龙书场,这里还是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党总支书记董明明介绍,林果区主要培育红心猕猴桃、翠玉梨、蓝莓等精品水果以及红枫等优质苗木,而水稻区则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种植优质水稻。“我们以三大功能区为载体,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区,容纳部分村民在林果、水稻等种植上就业,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开设农家乐创业。”

  从高空俯瞰,冯梦龙村北有望虞河,东临西塘河,两河交接之处,200多亩黄公荡生态公园内移步易景。“过去,这里是一片湿地,灌木、荒草杂生,人根本进不去,考虑到原生态保护和村民休闲需要,村里决定在保护中开发,增设休闲步道和纳凉亭,没想到成了‘网红景点’。”

  2020年,接棒村党总支书记重任后,董明明在调研中得知不少村民翻建住房的意愿很浓,仔细一梳理,有必要“更新”的房子竟达156户之多。“这些房屋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有些还存在结构、安全问题。”

  次年春节后,冯梦龙村启动“梦龙新居”计划,开始农房集中翻建,建设具有江南特色的宜居住房。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埭人,董明明对农村的情况很熟悉,十分清楚村民们想什么、盼什么。“村民集中翻建住房,既能节约建设成本,也能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效率,最主要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更多村民的居住环境。”

  “原住民”:

  好的生活品质靠大家维护

  五月樱桃、六月草莓、七月葡萄、八月梨……月月有果;向日葵、清莲、马鞭草、粉黛乱子草……季季有花。村里老人们以吴侬软语诉说着江南水乡的田园月令,无不夸赞冯梦龙村这几年的巨变。

  10年前,冯梦龙村还不叫这个名字,居住环境与现在相比,更是大相径庭。“那时候的村名叫新巷村,由石新村和董巷村合并而来,属于新黄埭镇合并前的东桥镇管辖。”67岁村民夏永根说,村子在东桥的最北边,非常偏,新巷村人去镇上,骑自行车要骑一个多小时。

  2014年11月,为纪念冯梦龙诞辰440周年,新巷村更名为“冯梦龙村”。

  在而后的村庄改造中,村里最早一批企业家相继“退休”,夏永根是其中之一。他办的纸箱包装厂,有5000多平方米,曾是村里的“门面”,“一下苏台高速,拐进冯梦龙大道,我的厂是第一家。当年很红火,后来经济效益渐渐就不行了。”不适应村庄整体“画风”,作为党员的夏永根带头拆除自家工厂后,全村16家小企业、小作坊全部关停。

  入埂上桃源,沐篱下清风。种菜、饮茶、散步,过上诗人心中理想的田园生活后,夏永根却闲不下来,又在村里的“相贤”工作室坐起了班。“我主要是调解邻里纠纷,常态化进行村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这里19个自然村全都是三星级康居村,好的生活品质是靠大家维护起来的。”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赵锦春: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更是改善农村营商环境、提高村民居住条件、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冯梦龙村的经验启示我们,以激发传统历史文化活力“留魂”、以推进土地整理与功能区建设“塑形”、以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与绿色发展“强业”,一幅“有形态”“有韵味”“有内涵”“有质感”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得以“跃然纸上”。生态宜居建设只有紧盯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才能挖掘“耕读传家”的历史文化,重塑“阡陌纵横”的美学价值,留住“青山绿水”的田园乡愁。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