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香 稻鱼肥 日子美——湖北省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蝶变记
2023-06-29 16:1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仲夏,远近闻名的“湖北西瓜第一村”——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瓜果飘香、稻鱼肥美。

  黄冲村,先后荣获湖北省、襄阳市“五好村党组织”“红旗基层党组织”,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全国劳动模范和4名湖北省劳动模范。今年春天,宜城市委更是在这里挂牌成立“宜城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训学校”。黄冲村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和底气? 

  新修的农机驿站

  升级:小田并大田

  黄冲村享有湖北产粮第一村、西瓜第一村的美誉,但近年来,小田小规模的种植销售模式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已是箭在弦上。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黄冲村召开党小组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专家论证会后,开始了小田并大田的壮举。2017年第一场雪后,一面面红旗插上工地,村组干部住进工棚,吃方便面,啃玉米棒,轻伤感冒不下火线;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们累活重活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村民们也顾全大局争先恐后出工出力。这场大会战,全村共出动劳力3万人次,苦战100多天,将3000多块零星田改造成198块机耕地,整修田间作业路、挖排水渠、修泵站,实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与此同时,村里在复垦中新增土地100多亩,为发展集体经济打下基础。看到平坦开阔的庄稼地,四通八达的机耕路,可排可灌的新沟渠,村民秦付明逢人就夸赞:“黄冲村再也没有泥巴路了,连田埂上都是水泥路,到田里干活都是机械化,省时又省力。”

  为了让黄冲西瓜叫得更响,村“两委”一班人访致富能人、访产业大户,问发展大计。远在北京发展的王广春,被家乡的发展潜力、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吸引,投资50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的推广种植。他先后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起育苗和特色种植的产业大棚50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协助公司组织群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跟踪指导西瓜及特色蔬菜种植。提档升级后的优质西瓜和特色蔬菜畅销全国,每年五一前后,来自各地的预约订单纷纷“飞”到黄冲村。

 

  稻花鱼喜丰收

  迭代:稻田里养鱼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村书记王朝富心头大事。2019年底,在浙江大学参加产业培训时,一堂稻鱼养殖课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村里水田资源好,能否探索稻鱼养殖产业呢?于是他找到授课教授探讨交流,教授建议他学习浙江省青田县仁庄镇稻鱼养殖模式。王朝富先后三次带着村干部到仁庄镇考察稻鱼养殖项目,下鱼苗时去学习、稻米出穗时去考察、稻花鱼丰收时再去跟进。在反复考察学习后,又请来浙江专家现场指导论证,最终建成300亩有机稻生产基地和500亩生态稻鱼综合种养基地。

  基地建好后,采取什么方式运作?关键时刻,王朝富做出干部带头、个人出资试养试种的决定。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外加1名小组党员,每人出资15万元,村集体配套60万元,共筹集180万元资金。为了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种植基地采用一季有机稻米加一季红花草籽的方法试种;养殖基地采取中间种水稻、四周建水上跑道的方式试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78000多条稻花鱼迎来了首批订购商。襄阳市一餐饮公司负责人慕名来到黄冲村养殖基地参观,当看到一条条鱼儿在水上跑道活蹦乱跳,他当即签下了每月500公斤的稻花鱼订购合同。

  黄冲村“党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有机稻米和稻花鱼养殖项目成功了。2021年,年产稻花鱼12万公斤,优质稻米15万公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入股村民户增1.5万元,带动周边80余人就业。2022年,尝到甜头的黄冲村通过产业调整升级,流转扩建中转堰塘60多亩,增加稻田套养甲鱼、稻田圈养鸭子项目,形成“稻田+鱼”“稻田+鸭”“稻田+甲鱼”三种共生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特色产业大棚

  共建:办到心坎上

  黄冲村富起来了,村集体资产已逾2000万元,要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村集体发展带来的红利,村党组织开展“三访三问三亮三促”活动,聚焦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生产发展的难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急事,搭建连心桥,推动党建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黄冲村是有名的西瓜及林果种植大村,每年收获季节,村民总有一部分果子因销售不及时而腐烂变质。为解决农副产品存储及二次销售问题,王朝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到资金40万元,村集体再配套人力物力,建成黄冲村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可储存近500吨农副产品。

  为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村集体投资280万元,引导本村能人捐款14万元,修建了老年公寓和爱心食堂,先后有22位老人搬进花园式新居,享受晚年幸福生活。走进大娘孙明兰家,她指着村里统一配置的家具,一连说了几个“好”。

  黄冲村田多农机多,农机停放一直是“老大难”。面对这一情况,村集体又拿出资金为群众修建农机驿站,引导村民统一停放、统一管理。种粮大户刘林青竖起大拇指说:“农机驿站真是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由“围观群众”变成“文明主角”。群众积极参与共建,修筑水泥路70多公里、新装路灯200多盏,打造共享菜园8块,实现道路硬化刷黑、塆组亮化工程全覆盖,村民们还自愿捐款支持儿童乐园建设,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本报通讯员 刘玉雷 王雪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