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看亮点 | 福建省武夷山市:“鹅鹅鹅”,唱响富民歌
2024-08-20 14:3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盛夏时节,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乡锦秀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山丘上、沟壑里到处是自然放养的白鹅。

  岚谷乡横墩村村民兰秀荣正在西瓜田里忙着收瓜。他抹了把汗,笑道:“日子有奔头,自然不觉累。西瓜和水稻收获后,田也不闲着,围起来放养白鹅,一年到头都有收成。”

  去年冬天,兰秀荣在冬闲田里分批次养了近500羽白鹅,不但收入增加了,而且鹅会吃草,鹅粪还为休耕田积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鹅也不愁销路,到集市卖一部分,其他由合作社兜底收购,一只至少有60元赚头,去年光养鹅就赚了4万多元。”算起账来,兰秀荣滔滔不绝,“这还没算上水稻、西瓜等作物收成,还有节省下来的稻田除草、施肥等成本。今年,我还要多养些鹅。”

  兰秀荣口中的合作社,是武夷山市岚谷锦秀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岚谷乡党委书记吴继焕介绍,近年来,岚谷乡探索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联营模式,形成一条牧草种植、鹅苗繁育、白鹅回收、熏鹅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搭建起“土特产”直采直供的稳定关系。

  “你看,路两边蓬勃生长的是鹅的草料,通过利用养鱼和鹅粪发酵等技术,还实现了绿色养殖和循环经济。”在依山傍水的岚谷乡锦秀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岚谷乡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翁梦连边走边说。

  据介绍,合作社向农户供应优质鹅苗,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通过集中鹅雏孵化、育雏、技术管理、防疫、回收的模式,实现白鹅良种的科学高效养殖。

  目前,该合作社社员超100户,辐射带动周边村民500多人种草、养鹅,参与的村民基本年均增收3万至4万元,村集体每年也能拿到分红,实现“双丰收”。

  得益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带动作用,岚谷乡已发展成为闽北最大的白鹅保种、养殖、加工基地,年出栏白鹅约10万羽,年加工岚谷熏鹅系列产品达400吨。

  2008年,岚谷熏鹅制作技艺被评为武夷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岚谷熏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伴随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武夷山的这只“小熏鹅”不断迎来“大市场”。为了更好地擦亮“金名片”,武夷山成立熏鹅产业发展专班,建立健全政策体系,聚焦技艺传承、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龙头培育等发展重点,加快推进熏鹅全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眼下,在武夷山市仙店工业园区,武夷山锦秀园蓝师傅鹅业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主要包含生态鹅产品加工车间、室内外产品直播、展销中心、畜禽检验检疫中心、鹅产品研发等配套设施,将进一步实现熏鹅制作向标准化、工厂化生产转型。“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中精心设计了熏鹅制作体验馆,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完成后将实现游客对熏鹅吃得到、看得到、摸得到的沉浸式体验,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道美食背后的传承故事。”锦秀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丽妹说。

  “接下来,武夷山市还将与千万级博主‘乡愁沈丹’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建设现代化熏鹅产业园。同时,武夷山市岚谷乡农特产品配送中心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为增加产业效益、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翁梦连介绍。

  通讯员 鲍盈

  合作社负责人兰秀繁(左一)在与村民讲授如何养鹅苗 武夷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岚谷乡岚谷村农户家养白鹅 武夷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岚谷乡兽医站工作人员免费上门给鹅接种武夷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