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坝上碧空如洗,御道口镇三复兴地村在斑斓秋色的装点下宛如画卷。这里曾经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如今光伏板上产“绿电”,板下牧牛羊,一幅“增绿生金”的美丽画卷正在坝上草原徐徐展开。这一系列变化,要从围场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说起。自2020年开始,围场打响乡村振兴主动战,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发展模式,不仅高效推进了全域空间的谋篇布局,也为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资源变资金
据三复兴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万江回忆,“几年前,村民的收入还主要依赖传统农牧业。村里虽然土地辽阔,但大多贫瘠,沙化严重,村民们只有‘望天收’。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后,村‘两委’就一直在寻找生态发展之路。”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国家电投神源围场3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三复兴地村带来了希望。
作为承德首个牧光互补项目,“七彩河”光伏电站借助“光伏+畜牧饲料种植+绿色养殖”相结合的智能化并网发电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恢复草场生态的同时,利用光伏板下的空间为牛羊提供遮阴和优质草料,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项目占据1.3万多亩,一开始建设的时候,有8000亩都是沙地。两年来,我们通过在光伏板下种植金莲花、万寿菊等,把沙子治得服服帖帖的。”“七彩河”光伏电站站长葛涛介绍说。当地还通过定期轮牧机制,将绿色清洁能源产业与传统农业发展紧密融合,让沙地变草场,让草场变牧场,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智能化管控利用,而这个项目的引进,也成了三复兴地村“复兴”的关键。
“这两年,日子好过多了。”村民缪希伟感慨地说:“以前这里都是荒滩,现在生态好了,夏天很多外地人都爱来我们村旅游,今年,咱跟在游客后面卖卖饮料就赚了不少呢。”昔日让村民们头疼的沙地,如今以每年每亩450元的价格进行集中流转,带动202户村民稳定获益,人均年租金收入1.3万余元。三复兴地村通过“一建三联生六金”模式,进行产业联育、生态联保、文明联创,让村民不仅实现了土地流转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循环利用赚现金、光伏采暖省本金、村企共赢建基金、盘活资产变资金,还享受到了光伏采暖等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
资金变股金
棋盘山镇二十九号村是通过塞罕坝和红松洼的必经之地。翻过重峦叠嶂,风光秀美的小村庄逐渐清晰。目前,二十九号村集中联建蔬菜大棚正值休棚期,村民们早已完成了翻地、消毒等工作,为来年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2019年前,我们村由于没有产业项目,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没想到,当年被列入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试点后,获得了50万元扶持资金。拿着这笔钱,我们建了17座蔬菜冷棚,发展错季西红柿种植,村集体收入一举突破10万元。更没想到的是,2020年、2021年,县里先后整合周边12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支持资金,抱团发展,构成了‘1+12’产业发展联合体,利用我们村403亩土地,将冷棚增至330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二十九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国对记者连说了两个“没想到”。
二十九号村的发展之路也是围场“资金变股金”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场针对一些不适宜单独实施项目的薄弱村,按照“突出集群效应、联合抱团发展、集中连片推进”思路,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乡村振兴、财政、林草、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探索抱团发展模式,实施集体经济“削薄提质”行动。
“我们通过构建‘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棋盘山镇党委书记安瑞国介绍,该镇党委成立了集体经济工作专班,打破村域限制,以二十九号村为中心村,带动周边12个薄弱村,以每个村出资入股的方式,共同成立农业发展公司。公司董事会由各村党支部书记组成,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支部推动、公司董事会研究落实”的运行机制,实行建设、种植、管理、培训、销售、核算“六统一”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分散种植缺技术、不会管、没销路问题。
“以前,我们村单打独斗时,因种植规模小,要拉着西红柿找收购商。如今,每天上门收购的货车排着队,收益更高了。”村“两委”委员张冬雪说,去年,该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其余12个村每年也能达到8万元。二十九号村作为蔬菜种植产业园区的中心村,吸引、带动了周边12个村共同致富,不仅形成了“1+12”发展格局,还带动了周边300多人务工,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万元到2.5万元。“村里赚的钱,最终还是用于村民。明天就是农历初九,每个月初九,我们村都会举办孝善敬老‘饺子宴’活动,为老人送温暖。”
农民当股东
“三变”改革的动力在哪里?御道口镇一复兴地村抓住“股权”这一核心,让180户农民股东吃下了“定心丸”。
2013年,一复兴地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形式,成立了鼎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带领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和特色种植,促进农户参与价值链分配,最终实现农户致富增收。
“本村村民想要参加合作社的,可以通过发展入股或身份入股两种方式参与。发展入股需要一次性交5000元,可以享受合作社集体投资经营利润、统购统销经营利润分配,而身份入股则是按照与合作社交易额享受统购统销经营利润分配,只需要交300元,就能变股东。年底,村民按股分红,不仅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还可以随时撤资。只是到现在,我们村还没有撤资的,想要入股的倒是越来越多,原始注册社员从10户发展到了现在的180户,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增加入股金额呢。”一复兴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云隆笑着告诉记者。
在一复兴地村党支部的推动下,鼎丰合作社与天添乳业实行统一流转、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四统一”,发展有机种植和特色养殖。2023年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社员分红4.279万元。该村还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入企打工挣薪金、牧草回收挣现金等,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探索走出了一条村企共建、合作共赢的致富路。
“一复兴地村推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是由村党组织牵头,村集体作为发起人,领办成立鼎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个体的经营模式有效整合,降低农民单家独户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定利益兑现分配办法,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制度,实现了各方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御道口镇党委书记赵春磊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培育农事体验、绿色研学等旅游业态,谋划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发展民宿经济,争取早让风景变‘钱景’。”
本报记者 车婧
通讯员 王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