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丰”景醉,肉牛养殖忙。走进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沙拉托乡坡头村委会荣村,一场场由“哞、哞、哞……”组成的交响乐萦绕耳际,诉说荣村的发展故事。
一大早,养殖户白很扎就到自家的牛场里转悠,看看前一晚放置在槽内的草料还剩多少,随后娴熟地粉碎秸秆、配料、拌料、投喂,进行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谈起为什么养牛,白很扎娓娓道来他的故事。1985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役,曾在昆明市保安公司、云南大学校卫队工作,而后在外创业积累经验,看着世居于此的乡亲们大多都只会选择外出务工,决定放弃外面的机会,在家门口创业。3年半的军旅生涯让白很扎养成了说干就干、不怕困难的性格,他辗转普洱江城、开远、蒙自等地拜访养殖大户、农业专家,请教学习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经验等,结合沙拉托乡实际条件,买入江城本地黄牛开始养殖。
整理草料,喂水,打扫地面,仔细地观察每头牛的生长发育情况。白很扎说,这是每天的必修课。“政府很支持养殖户,前几天刚领了12000元的“见犊补母”奖补,我们干劲十足啊!”通过多年养牛的经验、摸索与积累,白很扎已从退役军人成功变身“新农人”,这个热心肠的“土专家”也经常热情地为村民传授经验,带动周边农户也加入养殖牛的行列。
目前,白很扎共养牛120余头,其中通过创新推出农户“领养”的方式,与荣村11户农户构建起“共同富裕”利益联结模式,即成年牛委托给农户饲养,生下的小牛按照农户70%、白很扎30%来分红,由白很扎提供技术指导。“农户‘领养’两年了,自己收获的同时还能带动农户一起增收,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白很扎说道。
“我家从白很扎牛场‘领养’了3头牛,两年时间已经新生牛崽2头了,家家户户种的玉米杆收成完没用处,割来喂牛正好,牛粪再还田用作有机肥,方便得很,养牛已赚了3000元!”村民李文光满脸笑容地说道。
“除了带动村民养殖, 白很扎还为村内1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牛场内固定用工的两对夫妻,每对务工年收入5万元,零工每天还需5至6人,可以说带动了一批人致富。我们都很支持这位老兵。”坡头村党总支书记陈元明说道。
近年来,沙拉托乡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2024年因地制宜改扩建富寨波勒村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不断提升肉牛养殖效益,让群众增收致富有“犇头”。同时,该地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分散养殖,在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 周晶 通讯员 吴晓欢
白很扎(右)在为肉牛准备草料。(沙拉托乡党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