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话振兴|山东济宁:“乡村振兴合伙人”激活共富新动能
2025-02-21 09: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哪吒》电影中太乙真人重塑哪吒肉身的莲藕我们也有,每天都能卖出300多单。”2月17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张夏钧的“三原色”电商直播基地,主播梁盼盼正在推介高楼乡的莲藕。张夏钧是微山县招募的“乡村振兴合伙人”,他说,微山湖莲藕跟着哪吒一起“出海”,春节期间卖出200多吨,直播间全年销售莲藕600吨、1200余万元。

  微山湖莲藕年产6.45万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微山县的“莲藕出海”正是济宁市“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济宁市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优化联建片区内党建联建、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机制,推动抱团晋位、融合发展、连片振兴。

  筑巢引凤,精准招募聚人才

  在曲阜市小雪街道阮家村,“乡村振兴合伙人”李遵廷一早就在“亦乐田园”园区门口迎接前来研学的学生。“亦乐田园”农文旅融合项目蝶变为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的省级研学基地,离不开他的深度参与。

  “过去村里有资源没思路,有项目缺运营。”阮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孔德广坦言。济宁市组织县乡逐村梳理资源禀赋,全面摸清文化历史、产业基础等“家底”,从人才、资金等方面,分类建立要素需求台账,面向社会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曲阜市依托“亦乐田园”项目发布合伙人招募令,研学运营公司董事长李遵廷看到了合作的契合点,第一时间报了名。李遵廷根据园区实际完善运营方案,用好传统文化富集优势,在“亦乐田园”打造20余个文化体验区、100余个体验项目。

  “通过合作,‘亦乐田园’不到一年时间营业额已经突破4000万元,游客接待量突破90万人次,研学人数突破30万人次,通过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孔德广介绍。

  产业破局,乡村振兴再提质

  微山湖畔的韩庄湾大闸蟹养殖基地热火朝天。“家人们看这蟹黄,286元12只,放心拍!”主播身后,智能云仓的传送带“嗡嗡”作响,订单贴标机飞速打印。海归青年张贤明放弃苏州银行高薪工作,怀揣“让微山湖大闸蟹走向全国”的梦想,成为石庄新村“乡村振兴合伙人”。

  依托微山湖生态资源,张贤明创新养殖模式,建成北方最大的韩庄湾大闸蟹智能云仓,注册品牌并引入电商团队,推动“仓储物流+电商直播”深度融合。2024年,公司自产大闸蟹20万斤,带动周边农户销售180万斤,总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村集体账本显示,2024年分红达13万元,村民户均增收2万元,11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乡村振兴合伙人”携技术入股,村集体流转土地建起千亩生态塘,村民白天塘口投喂、晚间直播带货,从“靠天吃饭”到“触网生金”。以“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为抓手,推动人才、资金与乡村资源精准对接,张贤明的成功案例带动效应显著,微山全县新落地优质产业项目14个,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

  初心如磐,青春智慧带共富

  在嘉祥县梁宝寺镇的试验田边,科研人员正俯身观察不同实验组大豆植株的生长态势。“稳产性好的大豆品种居多,但公司缺少相关种质资源和科技人员,导致高油高产品种研发迟迟不能突破。”山东华亚农业科技董事长钱振亚介绍。

  为解决大豆研发“卡脖子”的难题,嘉祥县招募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张小燕为“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通过配置1000余个杂交组合,解决了大豆种源技术难题,高油高产品种研发实现了突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青春梦想回乡创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泗水县“90后”孔圆就是通过泗水县“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回引返乡创业的合伙人之一。孔圆于2021年创建了“虎咬瓜”品牌,在泗水县开设第一家地瓜名产店。

  随着“虎咬瓜”品牌不断推广,烤红薯、粉条、酸辣粉等产品也应时而生。现在,从生鲜地瓜的种植、挑拣到加工、包装、运输,从线下品牌店策划到线上营销,昔日“土疙瘩”做成了大产业,变身乡村振兴“金招牌”;同时,催生“地瓜主题游”等新业态,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孔圆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志愿服务等活动,去年被泗水县圣水峪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发展成党员,并被纳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跟踪培养。

  目前,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已经成为济宁市以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市累计招募合伙人761名,落地项目574个,促进了村集体、合伙人、村民三方共赢。

  本报记者 倪怀成 通讯员 赵毅 王政 实习生 王鑫鹏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