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 石榴花 石榴果(遇见)
2021-10-13 10:05: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安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到河南荥阳,是想看石榴。上次到荥阳,是今年5月。但见漫山遍野,浓绿万枝,火红点点。那次见到了李哥,一位石榴种植大户,满脸掩不住的自豪,指着远近的人群说:“这里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今天你来得早,要是再等会儿,人更多呢。”

  走近看时,更是醉人。朵朵石榴花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萼蜡质般光滑,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葫芦形或喇叭形。一旁的李哥是个见面熟,透着中原人的质朴、直爽,见我痴迷,嘿嘿一笑道,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看热闹。这花雌雄同株,长得像葫芦的是雌花,能结石榴,长得像喇叭的是雄花,不能结果。这话倒使我生出关于“知识”的感叹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有知识的人,殊不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次来荥阳,恰逢8月石榴熟。从郑州下高铁,驾车驶出郑州市区,进入荥阳沿黄快速通道,再到兴榴大道,不顾路两边密密麻麻的石榴摊位,我们直奔荥阳北部邙岭的刘沟村。刘沟村,因村民散居在一条狭长沟壑而得名,曾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

  我住在果农老刘的农家乐里。农家乐与石榴园相连,既是观光采摘点,也是电商店铺。干净的院落里点缀着几棵石榴树,树下摆着桌椅。院外几畦菜地,黄瓜韭菜茄子等错落其间,一园芬芳。

  老刘正在做菜,见我来,抹抹脸上的汗水,问从哪来呀?我说北京。“哎呀,遇到贵客了!”老刘连忙拉一条长凳,慌着去倒茶,都弄得我不好意思了:“哪是贵客呀,我是老乡,是从咱这出去的。”

  “老乡,老乡”,老刘念叨着,就要领我去园子里看石榴,他大概是把我当成了做石榴生意的。

  “我就是来看看。”看我着急地解释,老刘哈哈一笑说:“那不妨,那不妨,老乡说说话。”心理距离近了,便有些无话不谈。老刘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和我闲聊,断断续续地,我知道了他家的一些情况。这是一个苦过福来的农家。八年前,老刘的妻子一直卧病在床,武汉、郑州找医院,欠下不少债。老刘又不舍得两个孩子辍学,就这样硬撑着。扶贫工作队的晏组长找上门,给他五千块钱,说这里土壤好,又有种石榴的传统,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技术员和销路也找好了,你就种石榴吧!他不敢接这个话茬,担心有风险。晏组长连续几天去找他,后来干脆以每棵二十元的价格买了两百来棵石榴苗,拉着他种上。他怎么也没想到,三年后,两百来棵树就收入了两万多元。

  现在他的石榴园有三十多亩,年收入五十多万元,城里人有的家具、电器家里都有,配了三辆轿车,又在郑州买了商品房,妻子的病也大有好转。

  “晏组长是咱们河南农大毕业的,石榴栽植密度、土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整形修剪样样通。还教我们怎样采收、分级、包装、销售。”

  老刘感慨道:“俺欠着人家晏组长的情呢。他家老人去世,他回去一趟,两三个小时就又回到村里。来乡亲家里吃顿饭还要交钱。人家跟咱非亲非故,图啥呢?”

  听着老刘动情的话,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问:“晏组长走了吗?”“走了,连续在村里两任,六年呀。本来想要小孩呢,来驻村了,就没有要。咱这里的石榴品质没问题,要是一直销路好、价钱高、不压货,光景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催着老刘到石榴园去。到了园子,一颗颗大石榴油亮亮的,有橙黄色的、红铜色的、黄红相间的。不时可见熟透了的石榴,撑破肚皮,露出满满的、晶莹剔透的籽儿。老刘说,一棵树上要结五六十个甚至一百多个石榴。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美丽着风景,馈赠着人类。

  “老刘,广东的货发出去了吗?”循声望去,一个高大汉子正往这走来。老刘介绍说,他姓李,是刘沟村的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主任。听说我是老乡,李书记很热情:“我天天在这里盯着,现在散卖少,多数是往外地发快递。诚信是第一位的,分拣的时候外表一般按铜皮、铁皮、花皮三种,籽粒味道一般按甜、酸两种。咱这河阴石榴皮儿薄,容易磕破,一定要轻拿轻放,特别小心。”

  李书记说着,顺手从树上摘下一颗石榴。我也没客气,轻轻剥开,只见满满的石榴籽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正是“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石榴籽深红欲滴,鲜得醉人。吃上几粒,酸甜适度、满腮生津,特别是在这石榴园里吃,更多了一番滋味。李书记说:看一颗石榴是不是成熟,要看它是不是“方”的,如果有棱状、变成了多边形,表皮黄红色,那就是熟了。圆溜溜的,看着好看,反而没有熟透。“我们刘沟村2018年人均年收入就到了四万多块,三百六十多户村民有五百五十辆私家车,俺这里是郑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看他那神态,透着满满的幸福感。

  当天到了郑州,我按老刘给的电话,找到了曾经驻村六年的扶贫工作队晏组长。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甚至有点腼腆。听我说村民都夸他,晏组长轻轻一笑,说:“都是组织上安排的,我也没干啥。”但一提起石榴的事,晏组长的话就多了。“荥阳北部邙岭地区土壤肥沃,有黄河水浇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历史上有种石榴的传统,只是品种不够好。咱去扶贫,看着群众那样苦,能不憋着劲为老百姓办事?我们和市有关部门一起研究,确定刘沟村为河阴石榴基地的先行村、主产地,在石榴品种改良嫁接和道路建设、村庄民居改造、石榴交易集散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点事。后来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村、广武、王村、汜水、高山五乡镇的十八个村为主的北部邙岭河阴石榴产业带。看着老百姓致富了、高兴了,咱也觉得值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