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扶贫 > 扶贫心得> 正文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2017-11-23 10:28:00

  11月15日晚7:00,太阳已经落山,散发着些许余晖,我们到石城小组召开扶贫对象动态管理退出户村民评议会议,到了石城小组平时娱乐活动的中心,其实也就不过20平米左右的一块空地,跟隔壁农户借了一盏灯,一些凳子,等着村民们到此开会,陆陆续续一个小时,来了30多户村民,我们的村监委会主任告诉我,现在正值农忙时节,大家白天掰包谷,晚上撕包谷,来了这么多人就不错了。看到不再有村民来,我们就正式开始了我们今晚的会议。

  这户达退出条件的贫困户,是我们经过入户、算账,参照贫困户退出六项标准,且通过了白天的两委评议会、党员评议会最后得出的符合退出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当我们的工作队长给大家介绍到该户原来住在土木结构的危房,享受了政策兜底建房时,村民中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政策都是假的,我家住在石棉瓦房子中,也没人给我们一点帮扶。我心里一惊,怎么会讲这样的话,坐在我旁边村监委主任看我奇怪,跟我讲,这户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农忙时节回来,家里核桃种植多,每年收入也不少,这是心里不平衡。

  后面的会议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明明条件不错,为什么还心里不平衡?纵观我们的新闻、报纸、网络,我们的关注度都在贫困户身上,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脱贫,改善住房、产业扶持、金融扶持、教育扶持,重心都在贫困户身上,却忽视了非建档立卡户的感受,大部分人都是从艰苦困难中走过来的,那时候没有这种好的政策,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现在的极少贫困户,或许是好吃懒做导致的,而政府出钱出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必然会引起大家心里上的不平衡。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扶贫工作除对贫困户相应的政策扶持外,我们也要加大对非贫困户的关注力度,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引导他们,多建设娱乐场所设施,让他们也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让他们有参与感,存在感,让非贫困户从心底上真正的支持扶贫工作。(作者系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炼铁乡长邑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霞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