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三次任职九年,深情只有一种
2020-11-13 10:54:00   来源: 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 周静文

  【人物】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驻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刘双燕

刘双燕(右)和村民拉家常

 

  【故事】

  今年45岁的刘双燕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9年。2012年,利辛县陆小营村,部分村民患有艾滋病,刘双燕把村民当朋友,搞好生产自救,走向新生活。2014年底,刘双燕完成陆小营村扶贫任务,转到朱集村担任第一书记,她推动发展种养合作社,从无到有建立了富裕农户的乡村产业体系,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下降到0.4%。2018年,任职期满的刘双燕留任朱集村,践行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要求。扶贫期间,刘双燕经历母亲、丈夫先后病逝的悲痛,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新闻链接:第一书记刘双燕密切关注已脱贫村民 防返贫不放松

 

  【网友留言】

  刘双燕,大爱无疆的好书记。——网友@永恒史

  刘双燕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学习。——网友@青文

 

  【点评】

  刘双燕连续三届担任安徽省第五、第六、第七批选派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翻翻她的驻村履历,她先是在陆小营村干了2年,2014年转战朱集村,2018年朱集村任职期满后,留任至今。这些年,刘双燕干得艰苦、干得出色,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点名表扬刘双燕,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赞誉她是党的好女儿、民的亲闺女。

  读懂刘双燕的故事,关键词是“情”。工作有激情,自不言表,澎湃激情背后的动能是亲情。她的母亲在病逝前仍然给予她最大的精神支持:“有一天你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时候,千万别让老百姓戳你的脊梁骨,说你是到村里混日子的。”母亲去后的日子,这些话没有随风而逝,如岳母刺字般融入到刘双燕的坚强中。9年在外,无法伴读孩子,连一顿匆匆忙忙的早饭都无法准备,母爱在她这里成了稀缺品,但女儿依然懂她爱她。

  刘双燕的“情”不是小我,她与农户同呼吸共命运,鸡犬相闻声息想通。她常说,你和乡亲有多近,乡亲就和你多亲,村里的老年人都喊她闺女,乡情成了亲情。她越来越觉得其实不是朱集村离不开她,而是她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可爱的乡亲。在村里,艾滋病娃需要抚慰,种养殖户需要走“牛”运发“羊”财,狭窄泥泞的道路需要硬化并向城市延伸,带着体温的农产品需要变成现金和笑容……第一书记和农民群众,需要和被需要,已经须臾不可分割。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她的善良,敬业,纯粹的利他精神,良好的共情能力,在她和村庄间搭起了一座斑斓的彩虹桥。刘双燕拖着病腿走村入户,每每遇到骑电瓶车的村民,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闺女,我带你一段,你少走点路吧。”在农户的小院,热心的村民就会迎上来:“闺女来了啊”“天热快到屋里坐”……这种鱼水情谊,流淌在她的心上,氤氲在四乡八野。

  出于“情”,更能得于“理”。在刘双燕看来,扶贫干部就像一个扛着枪的战士,要赢得这场战役,不能退,也不可以退。”这个“理”被她内化,成了她头顶的星空,有了这个“理”,每每在人生抉择面前,她总能听从内心的呼唤不纠结,放弃回城机会,留在被乡亲需要的地方。吾心安处是故乡,陆小营、朱集都和她融为一体。回头看,她为自己留下来找的理由多么简单、多么可爱:“村里的灯还没亮!”“还有20多户没脱贫!”“村集体还没钱!”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巩固,群众创业热情需要激发,所以,我们眼下需要让刘双燕的深情被更多人看到、听到、感受到,更需要乡村大地出现更多依赖此种深厚情谊构建的干群纽带。


  编辑: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