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好“群众语言”这把金钥匙
2020-09-11 14:08:00   来源: 乡村干部报网

  【人物】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选调生 傅海明

  傅海明(左)在村里走访

  【故事】

  从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傅海明来到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工作,刚到基层时,他听不懂村民说的方言,工作处处被动。学习群众语言,成为傅海明下农村后的第一课。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总是进村入户和村民拉家常,学习村民“土话”,用实际行动努力融入当地群众、终于很快闯过了语言关。

  闯过语言关是傅海明选调生生涯“第一课”, “用脚写材料”是他在蛟洋乡间上的“第二课”。

  傅海明开始在给村里党员上党课时,大多数党员表现出困惑、不感兴趣,个别党员甚至睡着了。当他把苦恼告诉前辈时,前辈让他看看毛泽东主席写的《才溪乡调查》。当傅海明翻开《才溪乡调查》,惊叹于其中娴熟的群众语言,言简意赅,语言犀利精辟,直指要害,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他幡然醒悟,这才是典型的写给人民大众的文章,这样的语言才是人民群众最能接受的。从此,每次写材料、每次准备党课时,傅海明都先走村入户,实地了解群众需求,感悟群众心理,学习群众语言,多用“白话”“土话”,讲实话、讲真心话。

  傅海明拿出参加高考和考研备考的干劲,把全镇600多户贫困户情况记在小册子上,打印出来贴在宿舍墙上,记住每一户的情况,记住每一户的诉求。谁家孩子生病、谁家孩子就学困难、谁家需要联系工作等,傅海明总是尽力帮忙。他还带着村“两委”干部争取资金,与领导、同事、群众一起探讨改造方案,经多方努力,最终将沿街摊贩规范到新市场,困扰群众10多年的“马路市场”从此消失。  (新闻链接:回到农村再“深造”


  【网友留言】

  为这样的基层干部点赞!——网友@重立

  融入村民首先要过语言关。——网友@关关

 

  【点评】

  傅海明是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选调生,他刚刚下村时遭遇了语言关,在入户劝导村民转移过程中处处被动,几乎每一句话都要靠村里人翻译。这是傅海明在农村这所大学面临的第一课:群众语言课。傅海明不泄气,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抓住一切机会和群众拉家常、套近乎,学习蛟洋“土话”,很快他不仅听得懂群众说什么,还能自如地和他们对话了。

  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它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指导实践。乡村干部在农村最基层,主要服务对象是老百姓,如果连最基本的当地习俗、口头方言、文化习惯等都不了解,很容易产生误会、矛盾,导致双方对彼此不满,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工作的深入推进。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力量源泉在群众,干部服务对象是群众,要想和群众走到一起、打成一片,得到群众理解和信任,必须下大气力学好群众语言,这是硬功夫、真本领。

  基层干部要想迅速融入群众、学会群众语言,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便是积累。多交当地的百姓朋友,讨教当地的文化习俗,与当地群众拉家常,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虚心相处,真诚相待,真正跟老百姓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建立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距离感便能消失,文化差异也能得到互相的尊重。因此,只要做到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群众语言就一定会学到手。

  学习群众语言不仅是为了掌握沟通的工具,还要学以致用,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基层干部学会用“群众语言”这把金钥匙,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开展调查研究,推进科学决策,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宣传动员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纾缓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基层干部用双脚丈量基层,方能习得群众语言的精髓;迈开双脚奔跑在村民之间,才能做实群众的盼头、让群众看到希望。只有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尽早实现。


  编辑: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