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步启动、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四项活动、着力解决五类问题、建立健全六项体系,有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做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积极开展“四项活动”,确保实践活动高标准推进
扎实开展“三问”活动。一是线上问需求。通过“中国宁城”APP开设“办实事”专栏、“宁城智慧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社情反映”专栏,围绕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物业服务、基层治理等广大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广泛征集群众建议和诉求。截至目前,共收到问题89个,核查反馈160余次。二是线下听诉求,县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深入基层群众、生产一线、分管领域、包联村社、基层党建联系点,广泛开展调研走访,了解群众诉求,认领民生实事。各地区各部门通过会议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双报到”活动,累计入户走访8000余户,发放调查问卷1.5万余份,收集群众需求672个。三是敞门听意见,全县132个机关单位通过门户网站、新媒体公众号等发布“开门纳谏”公告,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征求意见信箱、公布专线电话、电子邮箱等形式进一步拓宽收集建议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截至目前,设立专线电话60余部、意见箱200余个,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建议350余条。同时,通过开展“三问”活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划定解决问题时限,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群众,打通村情社情民意“直通车”。扎实开展“为民分忧解难题、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深入开展党委(党组)书记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领办实事项目活动,30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69名党委(党组)书记联系党组织89个、认领民生实事418件,已解决157件。132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明确为村办实事项目105个、完成68个,为社区办实事项目128个、完成59个。在机关事业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448个,“双报到”党员1453名。在窗口服务单位,深入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办实事、树形象”活动,参与活动的单位服务窗口147个、覆盖党员1019名,优化服务流程93项,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12项。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热情、便捷的服务,为“群众办事少跑腿”添砖加瓦。扎实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我帮你”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服务站点189个,围绕“春耕备耕”、生态环保、健康生活、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方面服务项目62个,累计开展“我帮你”主题党日活动221次,参与党员5568名,“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780余次,参与志愿者6000余人,服务群众5万余人,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慰问活动。按照“七一”“春节”期间开展集中慰问活动要求,全面做好慰问摸底工作,经前期统计,共有3657人需要慰问,其中曾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党员340人、生活困难党员1416人、老党员1166人、老干部735人。同时,全面做好自治区、市、县“两优一先”推荐表彰工作,全面营造庆祝建党百年浓厚氛围。
着力解决“五类问题”,确保实践活动高质量落实
解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问题。出台《宁城县“十四五”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了设施农业、肉牛、果树经济林等3个方面、6类产业具体扶持政策,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计划打造建设宁城县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共同体,通过问需于企、问政于企、问计于企,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整合各职能部门党组织资源,集中力量予以解决,为服务企业发展搭建新平台。解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问题。围绕促进农村弱劳动力群众增收致富,举办线下培训班26期、线上培训班9期,培训农村留守妇女2000余人,培养技术骨干307人。根据有劳动能力失业人员创业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30期、培训720人次,为群众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解决“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方面问题。围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组织实施了以送技术、送温暖、送平安、送知识、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上门服务行动,真正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效转化成了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效。截至目前,共实施“五送”上门服务行动322次、参与党员干部5896名、直接受益群众2万多人,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解决“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方面问题。以“1+12+114+N”党群服务体系为依托,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了“党员服务、综合业务、帮办带办、咨询投诉”等服务窗口,梳理“四办”服务事项665项,其中一次办665项、网上办485项、马上办196项、就近办523项,营商和为民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解决“推进基层治理”方面问题。结合基层网格化治理和服务居民需要,开设“党群连心桥”平台,通过“群众点单、党员接单”模式,搭建起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的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办结服务居民事项300余件。积极探索村级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县级层面积分制管理制度指导意见,为深化基层治理探索新路径。
建立健全“六个体系”,确保实践活动高效率开展
健全领导体系。建立完善以“优化一支队伍、建立一项机制、创新一个载体、解决一批问题”为核心的“四个一”领导体系,全面加强对实践活动的谋划部署、调度推进和跟踪问效,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健全制度体系。制定了《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从目标要求、工作安排、工作要求等方面对活动开展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各党委(党组)书记和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窗口服务单位、村社区等不同层面党员具体任务,为活动开展提供了遵循。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构建形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志愿服务事项平台、融媒体中心为接受群众需求信息平台和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政务事项办理平台“四中心一体联动”的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格局,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提供了载体平台。健全资源协调体系。整合全县人才、资源、项目,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发挥机关单位职能优势,协调资金,落实项目,保障惠民举措落地生根,目前开设惠民工程5个,投入资金1.3亿多元;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优势,建设服务场地,开设文化项目,发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截至目前,开展互助活动180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健全任务分解体系。采取“三定”机制细化任务分解。一是商讨议定,根据各单位职能分类、任务处理难易程度,召开商讨会议10余次,明确责任单位及工作时限。二是沟通协定,各单位选定联络员共136名,加强各部门沟通联动,对于整改任务对接不准确、落实项目难等问题与其他部门沟通解决。三是群众指定,直接由群众指定相应责任单位,选出群众代表与责任单位沟通,把涉及到的流程、细节交代清楚,截至目前,责任单位实地整改群众问题20余次。健全台账认领体系。针对发现和征求的群众意见建议,实施“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细化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县级、各部门、乡镇(街道)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整改一件销号一件,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制定问题清单、台账1300余份,已办结问题7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