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瘪”到“吃香”,说难也不难
2021-08-27 09:2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林华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西陂村全景

  人物档案

  林淑云,女,1997年生,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19年考取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选调生,同年8月1日来到高陂镇西陂村挂职锻炼,担任村主任助理。

 

  林淑云(右)入户调研。

  和林淑云一道走在西陂村,不时有村民与她打招呼,有的还停下来聊上两句。那种熟络的程度,感觉她就是邻家姑娘。

  “在村里工作有委屈,有快乐,更多的是收获,最让我高兴的是,我开始融入这片土地了。”在林淑云看来,在西陂村的700多个日子,她越来越理解乡村,开始读懂这片土地了。

  流过泪,从不轻言放弃

  光阴荏苒。驻村两年时间不算长,但刚开始的那两个月林淑云感觉过得很慢。

  西陂村是个有着2138户、7065人的大村。报到后,林淑云便开始走访。第一次是跟着村书记、村主任林汉锋,一切都很顺利。第二次就有了麻烦,那次她单独走访一位7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说了一大堆话,林淑云听得云里雾里。无奈,林淑云只好请来另一位村干部。原来,老人是希望村里帮忙改造旱厕。

  听不懂方言可以学,但村民对工作的不配合却让她束手无策。推进“厕所革命”时,村里要拆除一处三兄弟共用的旱厕,林淑云挨个上门做工作,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说通,可临到拆除时,其中一人反悔了。领导认为这是她工作没做到位,她当时感到特别委屈。有一次,林淑云坐在公交车上,回想着在村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

  林淑云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时也通过了一家银行的面试,不过林淑云主动放弃了。“当初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改变自己。”从小在父母羽翼下长大的林淑云,感觉自己快被他们包裹起来了,她想凭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为什么不到乡村锻炼一下呢?”尽管父母极力反对,林淑云还是报考了乡镇选调生。

  起步虽然有点坎坷,但林淑云坚信,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每当她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时,就默默地给自己加油:“这是自己选的路,无论如何都不能半途而废。”

  结对感言: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选调生都是怀着一腔热情投身基层的,但基层工作又远比想像的复杂得多,在教科书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只有勇敢面对,迎接挑战,向干部学、向群众学,才能走出“断奶期”。  

 

  林淑云(右)与党员致富带头人在百香果园交流。

  露一手,自信悄然而至

  驻村两个多月后,林淑云向时任镇党委书记温福英吐露了自己心中的烦恼。温福英像大姐一样开导她,“农村工作急不得,从自己擅长的事做起,往往容易找到自信。”一语点醒梦中人,林淑云豁然开朗。

  机会来了。2019年10月,镇里准备为西陂村争取传统村落改造资金,这是一个竞争性项目,演示文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镇里原本是请第三方完成的,但文本没有通过,这时距离路演只剩下10天时间了。林淑云临危受命,和镇里另一位干部共同接手这一重任。她白天采访村干部和老人,晚上整理素材,连续7天时间,天天加班到夜里12点多。“当时,一回到宿舍就想躺下,连澡都不想洗。”一向爱干净的林淑云难以想像,自己居然连续4天没有洗头。

  当演示文稿拿出来时,镇领导眼前一亮:“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凭借出色的演示推介,西陂村争取到了500万元项目资金。得知这个消息时,林淑云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这段经历,让镇村领导都记住了林淑云,知道这是一位有本事、能吃苦、有干劲的女孩。不久,永定区文旅局向全区征集红色资源利用典型案例,村书记林汉锋首先想到了林淑云。她先列了一个提纲,然后开始走访、收集资料,前后三易其稿,不出所料,西陂村顺利入选。

  这两件事,让林淑云找到了撬动农村工作的“支点”。

  结对感言:年轻人到村,优势劣势都很明显。如何扬长避短,打开工作局面,大有学问。从熟悉的干起,从能做的做起,将眼界、思路、知识、信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能找到开启农村工作的“钥匙”,发现通向村民心坎的“快捷通道”。

  戴草帽,变化不仅外表

  在西陂村,林淑云交了一个好朋友,就是她常挂在嘴上的“秀芳姐”。

  林淑云口中的“秀芳姐”叫林秀芳,是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林淑云刚到村里时,经常在上报的典型材料上见到“林秀芳”的名字,因为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她便在心里记下了。而第一次见到林秀芳本人,是在村里广场前的池塘里,当时林秀芳正顶着烈日给荷花施肥。后来在各类活动中,林淑云有意识地与林秀芳接触交流,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

  40多岁的林秀芳,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种了160亩百香果,还承包了广场前的池塘,带着村里37户村民奔富路。这位表面看上去柔弱的女性,却有如此大的能量,让林淑云佩服不已。

  采访中,林淑云带记者去见见正在百香果园劳作的林秀芳,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她从村党群服务中心拿出两顶草帽遮阳。“我买了20顶草帽放在这里。”林淑云说,在村里打遮阳伞不合适,戴一顶草帽才是村里人的“标配”。

  渐渐地,林淑云学会了怎样与村民打交道。以前,村民到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林淑云总是直接问“有什么事?”而现在,她会用客家人传统的方式,先泡壶茶,再请村民坐下慢慢聊。不知不觉中,村民向林淑云敞开心扉,这位“大学生妹子”成了大家无话不谈的对象。

  结对感言:从“天之骄子”到基层干部,变化的不仅仅是岗位、身份,更有行为、心理、思维的融入。克服水土不服的最好良药是“入乡随俗”,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道他们的堵点、痛点是什么,也才能挠在痒处、干在实处。

  结对感悟:读懂了成长渴望 

  事情有时就那么巧,我和结对选调生林淑云来自同一个乡村。尽管年龄相差二十来岁,但在异乡聊起家乡的事情,共同的记忆填平了“代沟”。在与林淑云的交往中,我看到了年轻人重返乡村的自信和拔节成长的渴望。

  我们的家乡在闽西山村。20多年来,山乡巨变,老家已今非昔比,过往的岁月,成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故乡也成了回不去的牵挂。

  然而,学金融专业的林淑云却选择了回到农村。听到林淑云放弃银行工作回到乡镇时,我不免有些诧异。深入交流中,我理解了她的选择,也读懂了她们这一代年轻人对农村的期待。

  两年的在村工作,林淑云遭遇了种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她并没有处理这些难题的相关经验,也曾经望着宿舍的天花板独自流泪,但她却没有轻言后悔。语言不通,慢慢学;方法不对,请教前辈;遇到不开口的村民,她保持足够的耐心……

  林淑云做得好不好?村干部和村民竖起了大拇指,我相信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客观地说,农村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上手的。乡亲们的肯定,源于林淑云在村里确实办了一些实事,但也有善意鼓励的因素。

  作为与林淑云结对的记者,我非常敬佩她毅然回到乡村工作的情怀,更欣赏她对成长的期待。她跟我说,每次回老家过年,与堂兄堂姐们闲聊,听着他们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很是羡慕,总感觉自己从小被父母包裹起来,缺乏社会的历练。“生活中的苦,只有自己亲自尝过,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想法,林淑云才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由自己的内心来做出选择。在村里采访时,看着林淑云随手抓起草帽戴到头上、从容地与村民交流,我想她肯定会很满意这两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本报记者 林华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