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乡村干部报推出了“我是选调生我在村”系列观察报道。采访中在谈到如何克服进村遇到的种种困难、赢得群众的信赖时,有选调生回答:“办实事是最管用的‘秘籍’。”此言朴实而精辟,对选调生到村任职深有启发。
办实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办实事,意味着沉下身子、倾听民声,意味着挑起担子、真抓实干。沉下了身子,就能找到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不至于无所适从、手忙脚乱;挑起了担子,就能找到赢得群众信任的切入点,从而变“外来客”为“家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七年,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那些年,他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每次都是主动抢着干,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建沼气池、打深水井……当年做的很多事情,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于选调生而言,实事办实了、办好了,才能让村民刮目相看、由衷点赞。甘肃选调生鲁亚妮因一次主动同村民在田里捡垃圾,入户走访时还未敲门已有此前一同捡垃圾的村民帮着介绍,让她深感“动嘴千句不如动手一次”;浙江选调生曾媛多方走访、争取经费,彻底解决村口河滩乱倒建筑垃圾的“老大难”问题,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她由此领悟到“百句漂亮话不如一件漂亮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办好一件实事,往往就能温暖一片人心。办实事也不见得是什么大事,帮着捡一次垃圾,修好门前的桥,改造家里的水龙头……只要村民需要、认可、欢迎,就能帮助选调生融入村民,赢得他们的信赖。
用好办实事这一“秘籍”,关键在于这个“实”字。要有“实”的心态,切莫把自己当看客、过客,要多问问自己应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要有“实”的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作秀,一切从所在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还要有“实”的能力,切实在一件件实事中把握村情民情、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使之成为个人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实”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慢慢来”的智慧。正如有选调生所言,干群众工作,“慢慢来”往往才是最快的。多一些情感交流,多一些调查思考,一件件实事办下来,总有打开藏宝箱、练成真功夫的一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选调生身处巨变的时代、希望的田野,这是人生的幸运,理当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办实事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唯有把汗水抛洒在大地上,把奋斗书写在时间里,青春才会有青春的价值,未来才有未来的期待!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