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2023-08-21 16:5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柳宗元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赏析:

  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谪居永州,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田园诗《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受到牵连,初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贬柳州刺史至病逝。柳宗元留存的500多首诗中,有300多首写于永州,这首《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就写于被贬永州后的第五年,即永和五年(810年)。

  诗言志,田园诗也不例外。柳宗元的这首田园诗,以五言古诗的形式,既表达了观赏风景的闲适,更抒发了追求人生志向的深意。所以,追探柳宗元的人生沉浮、所处环境,心路历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柳宗元虽长期贬于永州,但家族的传承,文化的熏陶,养成了积极处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格。在永州十年,虽然身处“共来百越文身地”,但仍不改初衷,保持雪操冰心。这可从他一系列诗文中表达出来,如作于此地的《江雪》,用“独钓寒江雪”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成千古绝唱。这首田园诗亦然。

  题目信息量很大。愚溪,永州潇水支流,原名冉溪,柳宗元嘲己因愚获罪,改冉溪为愚溪,北池是愚溪上的一个水景。柳宗元写有《愚溪诗序》,详解了愚溪来历。除了愚溪,还将周围山水建筑名之为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愚溪诗序》)风景是秀丽的,建筑也有异趣,因人之故,全都“愚”了。雨后,是风雨之夜的次晨;晓行,大清早出发;独至,一个人到达。可以想象柳宗元此时也有类似“独钓寒江雪”的心境。

  诗只六句,押仄韵,音韵的不平和胸中的不平似有联通。通过描绘愚溪雨后的晨景,抒发胸中的愤懑,表达孤寂之情。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以及惊风,夜雨等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从前四句诗来看,通过文字的明快,表达了心情的愉悦。作者十分重视炼词炼字,选择的物象均为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想,通过几个精确而生动的动词,使之连接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受之感染。首句的“散”字,云开景明;次句的“明”字,生机无限;第三句的“临”字,层次分明;第四句的“惊”,堪称神来之笔。宋人吴可在《藏海诗话》中评论:“‘惊’字甚奇”。 如果写成“风吹夜来雨”,那就俗了。隔夜的乌云已从洲渚散开,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村庄和山坞,池边大树挺立,一阵风来,惊落了树上的夜雨。这四句层次感又很强,如果说天上的云彩和太阳,地上的洲渚和村坞渐次分明是写远景。则池、树、风、雨就是近景。近景又围绕高树展开,挺立在清池边,夜雨尚留叶上,风来似受惊掉落,这里把树、风、雨都写活了,细腻而生动。此时诗人的心境,是阳光的,轻快的,愉悦的。

  仅仅描述风光秀丽,并非柳宗元此诗本意。作者借助愚溪之景色,浇胸中之块垒。五六句画风一转,“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我心中恰好没有事,偶然到这里与风景成为主客。至此,作者将“予”融进诗中,从“无我”到“有我”,又从“有我”到“无我”,境界的升华,使诗作充满了积极的意义。虽然作者长期饱受打击,壮志难酬,心情郁闷,但仍期待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诗中景和人和谐,情与景交融,使这首田园诗也散发着人格的魅力。

  如果我们结合其它和柳宗元有相似经历的诗人作品来读,可能更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孤高、淡泊、沉静的思想境界。例如同时代同命运的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境地,还是唱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歌。宋代苏轼,长期贬谪蛮荒之地黄州、惠州、儋州,但他借柔娘之口,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豁达的品格与柳宗元异曲同工。

  柳宗元的这首田园诗,是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的。

  (徐玉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楹联学会顾问,中华楹联主评,参与编辑《中国当代楹联评析》等)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