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题破山寺后禅院
2023-08-21 17:2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常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新华社发

  赏析:

  唐朝山水诗人常建(708—765),籍贯邢州,后游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他长期仕途不得意,很长一段时间醉心于山水名胜,过着漫游生活。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到唐代已属古寺。

  他所作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游破山寺后禅院而作。诗风古朴深幽,层次明晰,工于造境,意在言外,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对高远思想境界的追求,是唐代山水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行走在禅院深幽的曲径上,花木葱茏处,禅机乍现,尘心顿洗,身外一切归于寂灭,精神纯净愉悦,只留下鸟语花光,空潭影照人心,只听得钟磬之声幽远。欧阳修曾称赞此诗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

  这一联不仅写景生动传神,更是妙在字外,充满禅思吟韵。 而今,“竹径通幽”也已形成一种美学意趣,在中国古典园林上运用广泛,在意境上也常为人引用。

  (作者:王勤,安徽老年报编辑,安徽诗词学会副会长。)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