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州山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是著名的畲族老区基点村,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东革命重要依托地,为中共宁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成立了地下交通站、贫农团、设立红军后方医院,修械厂、土豪所等,被誉为“闽东畲族革命摇篮”,叶飞等革命先辈领导中共闽东特委、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此开展长达3年多的革命活动,期间当地畲族群众积极参加贫农团和赤卫队,同红军游击队并肩作战,涌现了“畲族山鹰”钟日住,革命五老蓝木庆等英雄人物。
竹州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东特委在革命最艰难时期开辟的重点工作区域,曾是中共宁寿县委、宁寿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重要根据地。1935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在竹州山成立宁(德)寿(宁)边区县委,书记倪英峰;建立苏维埃政府,主席钟日住。下辖东北区委(原属周墩东区)、凤山区委(原为安德第三区,又称凤南区、荒山区)。边区县委活动区域在福安竹州山、社洋、蟾溪,寿宁樟六、藤甲窝和周宁苎园坪一带。至1935年,竹州山根据地下辖的三个区、三十七个乡、三百余村普遍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权。
穆云畲族乡竹州山畲族革命纪念亭雪景照片。
闽东特委在竹州山还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以苎园坪畲村为中心交通站,北经首洋抵达周墩,南经竹州山的其他几个畲村连接穆阳,如此形成交通网络。当时,不少畲族交通员为完成通讯任务和掩护革命同志而流血牺牲。据《福安县烈士英名录》载,畲族交通员烈士就有21人。
闽东红军游击队在竹州山地区,建起了修枪厂和后方医院。尽管设备简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为在前方游击的红军游击队解决了两大难题。竹州山还利用天然洞穴多且隐蔽的条件,设立了“土豪厂”。1935年间,畲族贫农团和赤卫队配合红军游击队抓土豪12人,分了8户地主的粮食260多担,镇压了9个反动分子,并把到农村逼债的大财主抓起来关进“土豪厂”。
竹州山畲族同胞积极参加贫农团和赤卫队,与红军游击队并肩战斗。畲族群众出门劳作时,特地把大米饭捏成一团,埋到小麻袋的甘薯丝饭中,或把饭藏在扁篓底部,或把粮食埋到草木灰里,或把食盐装在竹枪担中,乔装成上山砍柴、施肥、采野菜的模样,千方百计为红军送去食物;有的畲民上山后将自己的衣服、帽子、鞋子、斗笠、蓑衣等留下,生怕红军挨冻……
1935年底至次年3月,国民党省保安第二旅(旅长黄苏)多次派兵进犯竹州山,并派飞机轰炸。各村赤卫队和干部群众,积极配合阮英平率领的独立师第三纵队和凌福顺等率领的周墩游击队,凭借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1937年1月10日,敌人再次“围剿”竹州山。此时,叶飞率独立师一部从外线回到竹州山,正在三湾村慰问受摧残的畲民。时值枯水季节,周墩陈家垅民团配合国民党独立旅涉水过河,突然包围了三湾村。村游击队与红军战士协同御敌,最后因敌众我寡,只好突出重围。敌人占领三湾村后,再次进行烧杀掠夺。
1937年2月,敌人再次进犯竹州山,把苎园坪男女老幼50余人关押在山溪边唯一的土屋里,企图从这些人中打开缺口。情况十分危急,共产党员雷成波等冒着生命危险,与屏风村畲族群众一道,把修枪厂做机械和后方医院的红军伤病员紧急转送到其它地方。2月13日,县苏维埃主席钟日住不幸被捕,折磨至死。
1936年冬到1937年春,国民党八十师在陈家垅咸竹湾和首洋等地反动民团配合下,多次进犯竹州山根据地。经三次烧杀,使从福安竹州山至周墩的苎园坪一带的数千亩原始森林化为一片焦土;使上竹洲、下竹洲、三湾、十二泡、葛藤弯、苎园坪等6个畲村38户的民房化为一片瓦砾;畲族群众被杀7人,无家可归被迫乞讨他乡的有10余人;畲族群众的羊、猪、鸡、鸭全部被杀光吃光……
竹州山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东党的3个重要依托地之一。竹州山畲族民众为革命付出巨大的牺牲。据统计,竹州山9个村落86户366个畲族居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被杀害的达202人,占55%。竹州山现遗留着红军枪支修造厂、子弹再造厂、后方医院、土豪看管所、红军洞等旧址。建有“竹州山畲族革命纪念碑”“竹州山畲族革命纪念亭”及1951年叶飞亲自拨款重建的1936年被国民党烧毁的“中共闽东特委遗址”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