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当年中央红九军团的长征出发地。
地处闽西的福建省长汀县县城东南43公里处,有一座南北绵延40多公里、东西宽15公里的小山脉,叫松毛岭。88年前,红九军团万余名战士在这里成功阻击国民党军7天7夜的进攻,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福建的最后一战,松毛岭下南山镇多个村庄留下不朽的传奇,中复村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塘背村被誉为“红皮红心红骨头,石灰粉不白”的百战之村……中复村、塘背村、桥下村和长窠头村被列为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近日,记者来到南山镇,聆听松毛岭下红色故事,探寻绿色发展历程。
传承有温度
“人比枪高当红军,只有身高超过这个高度才能加入革命队伍。”站在中复村红军桥上,今年59岁的红色解说员、烈士后代钟鸣指着廊柱上一条大约1.5米高的刀刻线深情道来。他说,这是一条生命等高线,当年,一些身材较矮的小同志,为了当上红军,在鞋底垫了厚厚的稻草,或用裤脚垫高身高,将腰板挺得笔直。
“要知道,那时可是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时候。”钟鸣动情地说。《长汀县志》记载,“(松毛岭战役)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钟鸣介绍,1934年,全镇人口不到9000人,有2700多人参加了红军,到达陕北的只有10人。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有654位,但发出去的烈士证只有275本,其他的都没人认领。
从红军桥出来,走过红军街,再来到红九军团长征誓师出发地观寿公祠,钟鸣一路走,一路讲述,时而充满激情,时而语塞哽咽。钟鸣有6位前辈亲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献出了生命,他的讲述更有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共情。
钟鸣原来是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钟鸣时常听到村里老人讲述中复村的革命故事。从此,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红色史料、学习红色历史知识,并向游客义务讲解。2015年,钟鸣被聘为红色传统教育讲解员。“当我讲起红军桥上的‘生命等高线’,讲起为何中复村家家无门板,我犹如听见了松毛岭的枪声。”钟鸣讲到动情处,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中复村每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每年听他讲解的游客有近10万人次,最多时一天他要讲解30多场。
一个故事讲千遍万遍,每次讲述都透出一股正气。钟鸣日复一日地讲述,也深深影响了儿子钟振华。2017年,钟振华辞去在厦门的工作,回到村里当起了讲解员。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钟振华说:“不能单以金钱酬劳为衡量,每次讲解都能让历史故事清晰起来,心里对这段历史增加一层崇敬,由此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感受长征精神。”
钟振华更多地以平实、亲切的语态和故事细节彰显特色。他买来许多红色书籍,从中掌握故事,寻找讲解灵感。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传记,钟振华反复阅读,不少讲稿都出自这里。
罗云然送6个儿子参加红军的故事,中复村提前一天过中秋的习惯……历史在钟鸣父子的讲解中变得生动起来,中复村的形象在游客心中变得更加立体。如今,中复村组建了多支党史学习志愿服务队,钟鸣担任讲解队队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村里红色故事的讲述中。
发展有热度
从红军桥上走下来,来到一条鹅卵石铺砌的古街。这条古街现在保留100多米长,街两边是错落有致的传统客家木屋。一些木屋牌子上,仍依稀可见“裁缝工会旧址”“消费合作社旧址”等字样。
这条古街原是汀州通往上杭、连城的一段古官道,自古以来商贾云集。钟鸣介绍,1930年,中复村成立了红屋区苏维埃区政府,在老街上建设了苏区边贸经济中心,建立了铁器、布匹、盐油、百货等合作社,对中央苏区战略物资的筹备、转运,打破国民党的围剿封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因如此,这条古街被称为红军街。
深厚的革命背景,浓郁的客家风格,红军街走上了一条红绿发展新路,带动中复村乃至南山镇村民实现了经济转型发展。
2015年,南山镇依托中复村红色旅游的人气优势,引导红军街从旅游经济向淘宝街电商经济转型。南山镇鼓励村民在红军街开设了几十家销售门店,整合中复村和周边村的农副产品资源,推出了百香果、姜糖和塘背老酒等特色产品,在实体门店对游客进行体验式营销,并建立起互联网营销渠道。为鼓励电商发展,南山镇政府对入驻红军街的电商业主免店租3年,引导红军街累计发起500多人次的电商培训,并组织100多人次去外地参观学习电商经营经验。
红军街不仅为解决农产品卖难提供了新路径,更进一步带动了中复村及周边村的发展。
青年蔡火妹回乡创业,创办长汀县火妹子家庭农场,开办了火妹子淘宝店,生产和销售客家红糖姜、山茶油等当地特产。后来,她成立福建省火妹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发销售火妹子姜膏、姜茶、姜糖酥等特色产品。如今,她获得了直播讲师证书,成为龙岩市红古田农产品直播带货代言人,带动了一批本地青年参与直播带货。
来自塘背村的罗添铃如今有了“塘背大叔”称号。他不仅把自家农场的200多亩百香果全部卖出,还以保护价收购当地及附近村民的百香果,网销到全国各地。如今,他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了1000亩百香果,并开发出百香果脯干、百香果醋、百香果条。罗添铃还对老家的塘背老酒进行开发和包装,开设了“塘背大叔”淘宝店。罗添铃每年网售的百香果、塘背老酒等产品达数百万元,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红军街还成为长汀县农村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电商与当地的产业互相促进,目前中复村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人,以“斗笠人家”为代表的中型以上农村餐饮店就有3家,村民的就业平台越来越多,增收渠道也越来越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山镇电商从业人员紧跟新形势,升级为直播带货。去年7月,中复村开展党员直播带货,首次直播就吸引了1万多粉丝关注。在党员直播的示范带动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业发展带头人、返乡青年纷纷加入直播带货队伍,把疫情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中复村有40家电商从事直播带货。
南山镇党委书记戴永迪自豪地说,南山镇既“红”又“绿”,“红”是苏区红,“绿”是生态绿,南山镇人民依托千亩百香果、千亩槟榔芋、千亩蔬菜、千亩罗汉果和千亩油茶等“五千产业”以及河田鸡养殖项目,出产了许多颇具特色的农产品。
融合加速度
当上“当家人”还不满一年,39岁的中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仰华就深深体会到了“快节奏”,村里一系列工程项目、发展项目让他走路都恨不得跑起来。
作为“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建设、发展一直备受上级党委、政府重视。自从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乡村发展规划定稿后,中复村的建设项目一项接着一项。投资2.4亿元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复核心区)已经开建,投资2.8亿元的中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刚完成征迁。这些大项目都将给中复村未来发展带来几何级的变化,比如中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成后可入驻40多家企业,年可实现第三产业产值约100亿元。
大项目多,小项目也不少。借助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补助资金,中复村启动了多个小项目。比如,整治党群服务中心周边环境,打造红土初心讲堂,提升党建文化长廊、长征第一村“党旗红”文化广场,建设融创园项目,等等。近期,中复村还创建了一个占地100亩的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交由四季红合作社负责经营,村集体经济每年能增收1.2万元,带动了10余名脱贫户,同时还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让塘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土长生每天也连轴转。塘背村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对村庄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自筹资金800万元修复共和国开国少将罗洪标将军故居和修建陈列展。开建烈士英雄人物事迹浮雕,建设“党建+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修复红十二军司令部旧址——卓济祠。与此同时,塘背村通过收集挖掘红军标语、红色山歌,形成了打造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学点两个项目。
桥下村在进一步修复革命遗迹、营造红色氛围的同时,也把更多精力放在绿色发展、富民增收上来。今年,桥下村探索“我在桥下有亩田”认领模式,以每亩2500元的价格,将村内种植的绿色生态大米与城市消费需求群体直接对接,在响应国家种粮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如今,南山镇正在谋划通过跨村联建的方式,以中复村长征文化公园为核心,把周边相关红色美丽村庄联结起来,加速红绿融合发展,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