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军荣
广西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毛竹山自然村是距县城13公里的一个小村落,毗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来到毛竹山村,走进葡萄种植园,详细询问葡萄产量、品质、销路、价格等情况。
寒来暑往,总书记关心的小葡萄丰收了两季,小山村人气长虹,客流不断。
进入冬闲时令,村里机械轰鸣阵阵,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荣正在忙着生态清洁型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在小河边种上柳树、桃树和紫薇,扮靓乡村。“像总书记说的那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葡萄经济让乡亲们尝到甜头,生活有奔头。我们不仅要产业兴,还要村民富、乡村美!”不到2年间,小山村的葡萄藤“串”起了怎样的甜蜜故事?王军荣和记者打开话匣子。
毛竹山村俯瞰
记者: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南一村毛竹山自然村考察工作时,您也在现场,请您讲讲当时的场景。
王军荣:去年4月25日是我们村民终身难忘的日子。
总书记来到村里,步行察看村容村貌,我有幸现场汇报。过去我们比较穷时,外面人说有女不嫁毛竹山。现在我们46户村民家家户户种葡萄,村民渐渐富起来了。大家都说,毛竹山葡萄山,家家户户住楼房,生活变了样,有女要嫁毛竹山……听着我的介绍,总书记脸上露出笑容。
总书记沿田埂走进葡萄园,同大家攀谈。乡亲们告诉总书记,自从发展起了葡萄产业,村里人不用去较远大城市打工了。在家种葡萄一亩地收入近万元,农闲时间就近打工,又能增加一块收入。总书记说,“所以,将来乡村振兴还是很有前途的。大家不用背井离乡,而是回归乡村。祝你们的葡萄产业越办越兴旺!”
当时,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水果工作站郑吉祥站长在指导村民为葡萄绑蔓、定梢。总书记叮嘱,“我在福建时就抓科技特派员,现在全国都在推广。农业技术人员就是要下沉到农村基层来,就是去干具体的出实际成果的事情,这就是你们的贡献。”
葡萄园一路之隔就是村民王德利家的三层小楼。总书记到他家中参观,看得很细,问得也很细。围坐在客厅聊家常时,王德利告诉总书记,他家是村里最早一批种葡萄的,加上打工,2020年全家收入14万多元。客厅墙上,贴满了上小学的两个女儿的奖状。总书记很高兴,“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们选择种葡萄这条路,一直这么走下来了,现在尝到甜头了,而且感到有奔头,那就继续发展下去,发展得更好。”
王军荣讲述山村巨变
记者:因毛竹得名,因葡萄闻名。2021年4月以来,毛竹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网红村”。一年多来,村里的葡萄产业发展得如何?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王军荣:要说村里的变化,不得不提今年8月在村里古枣树下开拍的电影《我的家乡毛竹山》。它是国家电影总局批复的10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之一,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探索和实践。2022年葡萄成熟时,在村里开机,很多村民都客串了角色。
都说电影创作源于生活,我们村的现实生活,比电影创作更精彩。
一年多来,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科技兴农,我们通过村民大会议定,拿出40亩土地做试验田,专门用于品种改良,而且种法也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小棚,现在改大棚,以前葡萄直接种土地里,我们现在用限根器,把土围起来,搞有机栽培。
试验田里种植的阳光玫瑰、春光、科美等较高端葡萄品种,市场反馈好,价格比普通的高50%。像阳光玫瑰葡萄,零售最低也能卖到每斤18元,高的能卖到每斤30—40元。村民家门口葡萄销售纯利润,最高时一天能达到600元。
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村里通过普通品种和高端品种混种的方式,延长葡萄采摘周期,从6月底到11月初,游客们到村都能体验采摘的快乐,更有利于发展农事体验游。试验地还推广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技术,钢构葡萄架5年不需拆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今年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
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让村民们做事干活更有劲,返乡青年也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积攒了钱,回来创业致富,涌现出很多能手。比如王家园是个种田大户,承包了村里大量闲散土地,目前利用机械种了五六百亩土地。再比如蒋美艳,是个养羊大户、退伍军人。整合家庭资金,借助政策扶持,她投资兴建了一个占地60余亩的养羊场,7个大棚,每个大棚可养500—1000只羊。还有开农家乐的,搞电商卖葡萄的,这么多年轻人回来家乡,是以前不敢想的。
村子名声在外,仅2021年来毛竹山村参观的游客就超过30万人次。络绎不绝的游客,又为村民带来新的增收渠道。将近四分之一的村民张罗起了农家乐,王德利家就是其中之一。生意好的时候,他家一天能接待10多桌游客,除了农家饭,还销售一些辣椒、腊肉、金槐茶等土特产,收入显著增加。
钱袋子鼓起来,硬件配套也不能落下。这其中就有我们南一村党群服务中心,变化太大了。2021年,我们村入选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全州县委组织部整合资金,将老祠堂修缮改造成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通往毛竹山的泥巴路陆续修成了双车道,村民办事不再绕路,能节省一半时间。
记者:“万象更新春光好,一年巨变喜事多。”转眼岁末,辞旧迎新,作为“头雁”,你将如何带领村民走宽乡村振兴路、续写振兴新故事?
王军荣:2022年,毛竹山葡萄产业平均亩产较往年提高了近500斤,产销两旺,让大家坚定了新一年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信心。新的一年,我们要把毛竹山葡萄节云上推介会办得更出彩,建立高效稳定的电商销售渠道,放大毛竹山品牌效应,持续带旺周边几个自然村的葡萄销售。村里已申请注册了“毛竹山农产品”商标,包含35类农产品,新的一年,要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标志。
要让更多游客进得来,还要留得下、住得好,我们的路网也需进一步打通。要将毛竹山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和周边几个村庄、包括脚山铺长征精神体验园连成环线。专家建议过,南一村有丘陵、喀斯特地貌,各自然村农产品多样,又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已有多家旅游公司前来洽谈合作事宜,有意整合南一村的旅游资源,统一包装策划,包括打造特色游线路。
我们还计划在毛竹山自然村中心广场旁边的10余亩空地上,修建幸福餐厅和游客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投资+经营商合作+村民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
组织上给我们派来了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选调生,都是85后、90后生力军。他们能帮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出谋划策,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让我备受鼓舞。未来,我要充分利用好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的利好政策,带领村民继续奋斗,把“小葡萄”做大做强;要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