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点亮振兴路 “驻”进群众心坎里——记江西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第一书记曾伟
2024-05-30 15:4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我是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检察院驻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第一书记曾伟,作为新一轮派驻第一书记中继续留任者,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在最美好的时光投身最伟大的事业,既是一往无前的接续奋斗,更是事业和个人成就彼此的双向奔赴。

  我清晰记得来到黄南村上任第一天,村民向我投来怀疑的眼神,“这就是市里派驻来的第一书记?白白嫩嫩的,肯定适应不了咱村里生活”“来这里还不是为了镀金回去好发展,到咱村里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两年多过去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我与村民们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村民对我的印象也变了:“村里集体经济发展了,群众收入增加了,太阳能路灯也装到了家门口,每年帮我们销售那么多脐橙,咱们曾书记确实不一般。”

  党建引领促发展 激发乡村新动能

  黄南村位于万安县百嘉镇南部,属于典型丘陵地貌。辖18个村民小组,共889户3018人,只有耕地面积4500亩,脐橙种植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虽已在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村庄慢慢被暮气笼罩。

  在下派到黄南村之前,我每天都是在机关里与文字材料打交道,可以说没有任何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初到黄南,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看着房前屋后随意搭设的棚子,还有随处可见的“三堆五乱”,让刚上任的我意识到,要想带领全村人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首先要从把黄南内部着手,让大家看到变化,才能把人心凝聚起来。

  人心怎么凝聚还必须找准突破口。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黄南村所有脱贫户,向他们宣传政策,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家庭收入、主要困难、需求及今后的打算。走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接下来,我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从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入手,我将主题党日时间确定在每月15日。在召开村内主题党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设置党群议事制度,让村民参与村内各项事务的管理,实现村内“三务”公开,让“村里的事,村民做主”。同时,我协助村委补选2名干部,培养后备干部1名,培养发展年轻党员2名。启动实施“凝心聚力”工程,组织村“两委”和部分党员到典型村、文明村参观学习,用先进、典型的力量对安于现状的思想进行冲击。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干部大会,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凝心聚力谋发展”主题讨论,让村干部看清差距,在思想上达成发展共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村开展“亮明党员身份,争做吉先锋”活动,促使广大党员不再作“隐形人”,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鼓舞了士气,在全村干部党员中营造出了求发展、谋发展、支持发展的浓厚氛围,黄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夯实了思想基础,鼓足了发展干劲。我与村“两委”、党员和群众经过讨论研究,提出了结合村庄实际发展村级集体产业经济、优化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吉安市人民检察院百嘉镇黄南村“十四五”乡村振兴帮扶规划》、《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黄南村重点发展优质硒橙,富硒黑木耳产业、玻璃红鲤鱼,肉鸭养殖,华桐树种植的“五色”产业发展方向,为黄南村的乡村振兴描绘了崭新的蓝图。

  担当实干为民生 “五色”产业助振兴

  “年年守着家里几亩水田和几十棵果树,想干点或种点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又没有好项目和技术,不知道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脱贫监测户梁志峰的话,道出了该村100脱贫户和其他村民面临的窘境。

  长期以来,黄南村民一直秉承“养鸡买油盐,养牛来耕田”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我利用节假日返回市区的机会,多次到市井冈山农业科技产业园、青原区富田镇、吉安县油田镇、吉安县大冲乡等产业基地了解产业项目。同时我发现黄南村土壤种植的农产品天然硒含量高,非常适合发展富硒农业,可以将土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青原区富田镇地方经济发展突出,特别是黑木耳产业发展蒸蒸日上。2022年3 月,我带领村“两委”干部实地交流学习,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大家一致想法就是学习借鉴富田镇黑木耳产业种植的成功经验,发展自己的富硒黑木耳。项目确定后,我又多次往返吉安县、青原区的菌包生产企业,带领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了解菌包购买及销售渠道、与厂家洽谈合作事宜。我一门心思为村集体争取实惠的诚意打动了菌包生产企业,说服菌包生产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实行最大价格让利,并签订购销合同。及时向市检察院申请资金15 万元,用于黄南村建设富硒黑木耳产业基地建设,促成了黄南村在2022年完成10亩7万包黑木耳菌棒基地的“着床”。两年来,黄南村黑木耳销售金额5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解决20户脱贫户40人就业,人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

  “这两年村里面发展黑木耳产业后,我们年年都可以到这个基地务工,每次可以有100多(元)的务工收入,一年下来就有1000多元。我既可以在家门口做事,还可以好照顾老人、小孩,我们非常乐意。”脱贫户李燕萍脸上写着满足和快乐。

  除了种植黑木耳,2022年,我还向市检察院申请资金30万元,帮助黄南村引进种植速生经济林树木华桐树 500株,既保护了鹅井产业基地周边生态环境,又在成林后每株产生500元经济效益;清理污水塘、闲置水塘20余亩,并借助万安县玻璃红鲤鱼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玻璃红鲤鱼养殖,购置投放鱼苗15000余尾。

  有了富硒黑木耳,有了富硒橙、有了玻璃红鲤鱼,还有什么项目适合当地发展呢?按照之前走访、调查论证,我发现湖羊养殖和陆机养鱼也是不错项目。2023年,我通过市检察院申报市财政衔接资金资金50万元在黄南村鹅井产业基地建设400平方米现代化羊圈。去年11月,第一批湖羊400头进圈饲养,解决脱贫户4人就业。2023年万安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生态陆基养鱼产业,这一下让我又动了心思。虽然村里仅距离赣江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可黄南村却是一个缺水的村,项目申报因水源问题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我突然想到鹅井基地的肉鸭大棚,别的村可以将大棚飞到黄南来,我们的养鱼桶就不能飞到别的村吗?最终项目得到主管部门通过,我村的12个陆基养鱼桶以“飞地模式”建设在百嘉镇栋背村,目前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两村产业发展抱团取暖,形成规模化优势。

  随着产业不断兴旺,我又“化身”代言人,把产品带出去,把致富带回来。我自学短视频制作,为黄南村代言,为村里的农产品代言。我还自费前往浙江、上海、广东、南昌等地对接各类资源,为村里的农村品寻求更多销售渠道。两年多来,我帮助村集体、村民、联农带农企业销售各类农产品近160万元。我还邀请专业团队为村里拍摄了党建、风光、产业等宣传片,并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投放。今年春节,黄南产业宣传片在市中心城区近1500部公用电梯数字广告媒体投放,投放次数20万次,架起宣传、展示黄南村的网络之桥。

  发挥本职扬优势 乡村治理出实效

  “以后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感谢我们第一书记哩,是他帮我们解决了晚上出门不方便的问题”。黄南村1组组长邱前友望着自家门前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眉开眼笑。

  两年多来,我发挥市派优势,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市、县直各部门、单位之间,跑项目、要政策、争资金,引导动员成功人士反哺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共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完成黄南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为10个村组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修缮村组公路600米;新修小型水库2座;修缮村民广场 1000平方米;清理污水塘20亩;安装1块70寸数字显示屏。开展监测户、老党员、留守儿童、困难群众关爱活动8次,赠送各类物资价值8余万元;组织村里40名留守儿童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同心共筑海洋梦”暑期关爱活动;为村小师生捐赠冬季校服60套和各类图书2000册。

  小宇的奶奶眼里浸满了泪水,用颤抖的声音说:“这辈子早无其他牵挂,就是这孙女放心不下,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检察院,事实孤儿救助政策落实了。”

  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11岁的女孩陈某宇在出生后,母亲出走杳无音讯,2019年姐姐车祸去世,2022年父亲也因病撒手人寰,小宇由70岁的奶奶独自抚养。我通过了解现行的民政政策,小宇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条件,每月能够享受1500元补贴,而民政部门落实此项政策的依据是法院判决书。我主动与市、县两级检察院未检部门联系,请求万安县检察院主动介入撤销小宇母亲监护权的诉讼。最终获法院判决支持,民政部门按照法定程序落实了小宇的事实孤儿救助政策。

  作为市检察院选派的第一书记,我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政法干警的责任担当,努力将工作队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每年工作队都会定期开展送法下乡;邀请市、县院检察官到村开展各种形式普法教育;帮助村民解答各类涉法涉诉问题。我们与村“两委”一道化解村级矛盾纠纷10余起,并成功帮助15名村民追回被拖欠工资8万元。让检察“好声音”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初心如磐践使命 砥砺奋进启新程

  驻村期间,我经历了儿子小升初、母亲病重住院等家事,我没有过多时问回去陪伴和料理。为了分担爱人一个人要忙上班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压力,2022年我把读初一的儿子从市区重点中学白鹭洲中学转到驻村附近的百嘉中学。在我的心中,黄南村的群众与亲人同等重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后援单位大力支持下,与黄南村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村庄和谐稳定,村集体经济壮大,未发生规模性返贫。通过常态监测新增应纳近纳监测户5户18人。黄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35万到2023年突破60万元,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28000元万提高到2023年的35000元,黄南村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明星”村。黄南村先后获评吉安市“六好”基层党组织,“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并连续三年获得百嘉镇高质量发展考核一等奖。我也先后荣获“2023年全省优秀驻村干部”“2022年全市最美退役军人”“2022年全县优秀驻村干部”“2023年万安县‘四最’先进典型”等多项荣誉称号。

  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这些看似伟大而艰难的目标,都是老百姓的家长里短。青春如梦,不负韶华。我将继续在黄南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所长,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和群众的信赖,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书记为榜样,在万安黄南这片宝藏热土上策马奔腾。(江西省委组织部推荐)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