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云南千余“村官”变“乡官”带来了什么?
2012-06-22 12:00:00

  近年来,各地陆续有3151名大学生村官走上了乡镇领导干部岗位,仅云南一个省就有1060名,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适时选拔“村官”当“乡官”,云南启动早,力度大,去年3月通过乡镇党委换届,“村官”一次性进乡镇班子的就有872人。最近,最早进入乡镇班子的那批人一年试用期满,全部通过严格考核成了公务员。云南省委组织部分管部领导对此津津乐道:云南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的做法在全国都有影响。那么,从“村官”到“乡官”,云南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村官”变“乡官”,给乡镇带来了什么?

  用河口县委组织部长李梅说的话就是:“1060名新‘乡官’用短短3年走完了很多乡镇干部要走多少年的路,甚至有些人迈过了多数人一辈子迈不过的科级领导门槛。”这一动作对云南广大基层农村带来的震撼与激励无疑是巨大的。

  富宁县板仑乡龙洋村距乡政府有35公里山路,而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距村部又是20多公里。村民到乡上办事很不方便,连赶集都到邻省广西去。周仕旺是去年3月履新板仑乡党委委员的,他说他是在这种创新机制下获益的人。周仕旺如今负责全乡宣传、农事E网通、党政办,还把一个年年乡里排倒数的挂钩村带到了正数前五名。板仑乡党委书记梁凤萍说:“进班子时小周26岁,是班子里最年轻的。起初大伙信不过。不过,他上任后的一系列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像龙洋这个村没有干部肯来,他就一趟趟冒着山高路陡的危险来回跑,一点点教会几个村干部操作农事E网通,如今,115项农村事务村民不出村就能办!肯吃苦、有冲劲,是他带给我们班子最大的感动!”

  像周仕旺一样,通过一年历练,绝大多数进班子的年轻“村官”惶恐少了,熟悉的自信多了;感性冲动少了,理性思考多了;但有一点没变,就是一颗热切地希望做好工作的心。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的同志为此反映。

  有特长、有点子、有思路,为这些年轻“乡官”在乡村两级干部心里加了更多、更重的印象分。针对山高坡陡、群众办事困难的实际,云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探索建立网上农民服务站,如今,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成长起来的“乡官”成为领管服务站的骨干。文山州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盘得胜说,该州去年选拔进乡镇班子的101名年轻“乡官”领着622名大学生村官领办服务站,为群众不出村办理各类事务10万余件、节约资金1500余万元。“这批年轻人擅长运用新媒体,而这,也正是我们绝大多数乡镇干部欠缺的、想不到也玩不转的。”

  大学生“乡官”们的表现,让曾经同台竞争的对手也很服气。元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牟垚介绍道,他们先前搞过一次副科级干部公开选拔,当时进入考察环节有3人,其中2个大学生村官,1个是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公务员。最终,那位公务员出局了,当时他很有情绪。最近,他听说淘汰了他的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一年试用期满,在县里实施的“反向调查”中,向村干部、村民代表发出的50张调查表,没有一张里面出现“×”,这个结果让那位出局者彻底服了气,连称自己可能做不到。

  “受益的虽只有1060人,但是鲶鱼效应实际上触动了所有乡镇干部。”元阳县委副书记陈勇宏说,他们很多理念不一定很成熟,但在乡镇班子里讨论,彼此思想碰撞出火花,大大提升了乡镇班子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整体水平。

  1060个活生生的榜样,也实实在在摆在云南1万多名在岗大学生村官眼前,大伙纷纷议论说,“是个平台,是个希望,是个考验。”“只要干得好,就不会被埋没。”自筹5000元建立“杨家田青友网站”,把本村特色农产品“孙大爹”系列远销北京、香港等地的个旧市锡城镇杨家田村大学生村官璟玥道出了心里话:“我们的成长需要不断激励。如今,工作上有了奔头、浑身有了劲头。”

  一些乡镇班子原有成员工作状态也同样受到激活,他们之间现在就经常听到这样的互相鼓励的口头禅:“好好干,总不能不如这些后生吧!”

  头衔变了,离合格的“乡官”还有多远?

  这两天,元阳县牛角寨乡岩际村委会主任助理李颖超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因为,通过公选的她即将赴任嘎娘乡副乡长,正在任前公示。她向记者坦言道,她是学政治教育专业的,虽学过一些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相比过去当村官,现在一举一动都战战兢兢。”

  不安的不止她,还有与她2年多来朝夕相处产生深厚友谊的牛角寨乡党委书记沐文忠。他有点忧心:“小李直接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村官提到副科级干部,而且是去一个陌生环境,究竟能不能适应?新领导敢不敢给她分配重要的条口?”

  存在同样顾虑的还有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对我们来说,这可都是一夜跃龙门。这么大规模,选拔只有两三年基层经验、年纪20来岁的年轻人,过去多数是辅佐一个村书记、主任打打杂的小村官,突然就到镇里去当领导了,管几万甚至十几万人,不管你能力行不行,大家首先就用怀疑、审视的目光盯着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无疑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昆明市富民县一位组工干部分析说。

  这种顾虑并非是无的放矢。在与一些乡镇党委书记座谈时,他们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虽然这些年轻人整体素质都很好,但是还需要再打磨。对此,年轻“乡官”们并不否认。“年轻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刚开始到乡里的确很不适应!”文山市新街乡党委副书记熊赳赳尽管有着与年龄不相衬的成熟,但最近,新街村两个村民小组群众发生一起墓地归属纠纷,她去调解,还是被人劈头盖脸臭骂一顿。

  即便是那些大学生村官自以为擅长的工作领域,也往往遭遇被人指摘“不专业”的尴尬。正在文山市委组织部跟班锻炼的追栗街道党委委员王玉钰找到了自己的最大弱项:“组织部各部门的职责很清晰,但又注重共同进退。团队协作可能是过去习惯单打独斗的我们最不擅长的!”在祥云县,大理州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李志尧也向祥城镇党委委员李义当场提出了“善意批评”:过去当士兵,你可以只管冲锋向前。

  现在主抓镇里大学生村官工作,你却没什么太多想法。要像个连长学会指挥村官们去战斗,发挥大家的作用。”

  努力学习、当好副手,成为很多进乡镇班子的大学生村官上任伊始给自己制定的短期目标。云南各地组织部门围绕给他们补课也想了很多办法。不少地方称他们叫“村官委员”,乡镇工作安排一部分,熟悉的村工作也安排一部分,在班子具体分工上,给他们过渡期,从辅助其他班子成员开展工作开始,慢慢上手后再独当一面。红河州委组织部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好处是,给他们一个缓冲期、充电期,促他们逐步转型成长!”

  云南式道路,如何走得更远更实?

  1060名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做法如何保鲜可持续?”“还有没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记者和江苏、山西多位市县委组织部部长做了交流,他们提出了上述的困惑。

  对此,云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步子不算快,相反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实!”该省有关人士指出,云南省委去年曾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培养使用大学生村官问题,提出大学生村官是一笔宝贵的战略性人才资源,培养使用不能等、不能慢。但同时,为了避免走的太快身子不稳,要严格按照程序,饭一口一口吃,既确保吃饱吃好也避免吃得太快消化不良。

  震撼与激励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从个案到“常态”的机制变革,也正在逐步酝酿中。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斩钉截铁地说:云南的做法首先给整个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导向,激励、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来当村官,从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中尝甜头、品幸福。其次,从培养干部年轻化角度来看,云南35岁以下的乡镇领导还很少,选拔大学生村官如今已成为云南省的一项战略工程,一个全省干部培养的“蓄水库”,“省里已明确发文确定了‘每乡至少有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的目标,我们正在努力推进这个目标,筹划把还没有大学生村官进班子的乡镇补满。将来条件允许,我们还打算尝试一乡2名、3名村官进班子。”

  “不少群众顾虑的不是提拔谁,而是担忧这种集中提拔,会不会诞生光会考试不会干事的南郭先生以及让真人才落选?”云南宜良县一位叫王洪梅的乡镇副书记告诉记者,她以前在县委组织部负责村官工作,清水塘村有位大学生村官工作干得很不错,可几次公开选拔就是上不去,替她干着急。而有少数大学生村官不安心工作,笔杆子、嘴皮子厉害,倒是顺利进入了班子。为此,一乡一名大学生村官进班子的目标绝不应等同于放松要求、“锯矮门槛”。创新选拔方式,阳光操作,尤其如何兼顾干得好却考不好的那部分村官利益,把最优秀的村官都选出来,凭实力竞争、让真才胜出,似乎在政策上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探索。

  近年来,各地贯彻中央精神,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举措,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山西省选拔准入门槛高,特别注重业绩考核,通过民意测评、实地考察、专项调查等方式,对拟选拔人选进行综合打分。江苏对村官培养使用,启动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十二五”期间选拔培养100名县处级后备干部、1000名乡科级后备干部和10000名村“两委”正职后备干部,把选拔优秀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但是,如火如荼选千里马的背后,如何避免千里马选出来却拉不动车的尴尬?云南富宁县委组织部长马正良介绍说,对进入乡镇班子的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他们将继续跟踪管理,科学帮扶、长期培训,既加压也减压,加工作担子,减心理压力,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是各地组织部门最需要追加补考的一门课,“没能松手时就绝不能轻易放手!”

  从“村官”到“乡官”,需要补课的不只是各地组织部门。“如今,针对我们个性化的、高质量的培训还不是很多,多数是市县组织的常规化培训,能不能有更多高层次的培训机会?”云南一些年轻乡官也向记者提出了自己内心的希冀。这种渴盼高层次培训的希冀,很多省份的年轻“乡官”都有,尤其是去年参加过中组部首届全国新任乡镇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的学员们感触尤深。江苏省射阳县四明镇副镇长郭碧玉认为:乡官流动性一般局限在本县、本市,工作思路容易僵化,阻碍创新发展。示范培训班将各地新任乡官聚一起集智,课程很有针对性、很实用,便于我们开阔眼界,对开展好乡镇工作有更加清晰的路线图。“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搭建一个全国各地新任乡镇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沟通联系、交流学习的高层次平台,还需相关各方更多努力。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聂伟 徐向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