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陆续分配到台城乡工作大学生村官9名,乡党委为帮助他们在基层一线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经验和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发挥才能、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一、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环境
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支部书记三者同时联系带一名大学生“村官”,包片领导对他们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把握思想动态,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包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直接培养,做到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水平,村支部书记为他们介绍风土人情,传授生活技能,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为他们更好的适应农村生活环境创造便利条件。
二、做好学习培训,让大学生“村官”储足能量。
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一是乡党委安排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进行农村工作思路、方法和村务管理、村民纠纷处理、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知识培训;二是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党校定期学习涉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做好农村工作打牢政策理论基础。
三、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能力。
一是“压担子”。乡党委要求所在村根据大学生村官的特长给他们安排具体的事务,大胆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促使他们在艰苦繁重的工作环境中增长才干。二是轮岗锻炼。为使他们全方位熟悉农村工作,乡党委结合每个阶段性的工作,根据他们的特长,分批安排他们参与乡镇各项中心工作。目前,9名大学生村官正在进行轮岗锻炼。三是要求大学生村官每月走访一户困难家庭、一名老党员、一个致富能手,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形成总结,探索研究适合村情的新农村建设新思路、新举措。
四、强化考核激励,树立竞争意识。探索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考评实行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组织综合评议,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了解、全面掌握。年度考核由乡、村共同组织完成,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定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在重点任用、推荐荣誉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励大学生村干部的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