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河北张家口大学生村官殷晓霞的“追梦”之路
2011-07-15 12:00:00


     殷晓霞,2005年毕业于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英语系,2008年5月选聘为张家口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现任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涧塄村党支部副书记、蔚县大学生村官农村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张家口市十大巾帼志愿者”、“张家口青年之星”等荣誉。图为殷晓霞在田头和农民交流。

 

  在河北张家口市的大学生村官中,殷晓霞有较高的知名度。2011年4月,她撰写的《用大爱铸就辉煌》征文,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的“我和我的村子”首届中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受邀赴京参加了“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启动仪式。此前,她写的“圆梦”一文,获得了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和中国青年网主办的首届大学生村官征文大赛一等奖。日前,记者与殷晓霞QQ连线,听她讲述“追梦”之路。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记者:殷晓霞,你好。刚到农村时,你是如何让村里人理解并接受你的?

  殷晓霞:我通过走访,发现了村民存在的种种困惑:有人为辅导不了孩子功课发愁,有人为使用不了电脑发愁,有人为无人赡养发愁,有人为缺乏饲养技术、奶牛产奶量上不去而发愁。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办辅导班,义务为村里孩子们补课;从网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打印成册送给奶牛养殖户,农闲时组织他们集中收看一些关于奶牛喂养的科教片;和村“两委”成员一起把无人赡养的老人安置到村敬老院,并多次对其子女进行说服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赡养老人是自己的义务所在;到村民家里手把手教他们电脑使用的基本知识;利用网络和村民一起寻找好的投资项目,请县农业部门的技术员对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记者:看来,为了改善村民生活,你确实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

  殷晓霞:2010年10月,我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信息化方案征集大赛,为村里赢得了2万元电脑设备,办起了一个信息化的村民活动中心。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我和村干部多次跑烟叶公司等部门,争取到帮扶资金70万元,打了一眼296.1米的深井,并铺设管网500米,建U型水泥渠1300米,修烤烟房7间,当年种植烟叶100亩,种烟叶的农户一亩地年收入比种其他作物增加近千元。今年,我正在和银行谈30万元的贷款,准备建大棚成立合作社。

  记者:创业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殷晓霞:今年年初,为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我几经周转从山西引进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尽管规模不大,仍能解决30多人的工作。我们用废弃的旧教室做厂房,收拾房子,装修,通电源,招工培训……本来村里有200多剩余劳动力,可是招工时却很少有人报名,不是怕给不了钱,就是嫌苦,我多方做工作,甚至到周围村子发招工传单,好不容易才招够。没料到,临开工时跑订单的人出车祸去世了,厂子被迫流产,只好将设备卖了。这次挫折,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但并没有消磨我的信心。我打算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谋划,选择新的创业项目。

  几年也没给丈夫认真做过饭

  记者:你当初曾经在学校当老师,为何辞职当村官呢?

  殷晓霞:因为我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村官”,他们的人生经历影响了我。我的爷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革命,本来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可他却选择回到农村带领百姓致富。我爸爸退伍后继承了爷爷的事业,把一个曾经欠债10多万元的村子变成了优秀村。爸爸说过:“不求达官显贵,就怕老百姓受罪。”一直以来,我对农村总有一种特殊情感,所以选择当村官对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记者:放弃待遇条件相对较好的教师工作,到村里吃苦受累,家人反对过吗?

  殷晓霞:2005年我毕业后在蔚县英华双语学校教小学语文,当班主任。我教学不错,当时很受学校重视。不久后我开始了我的初恋,他也是教师,之后我们结婚生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甜蜜的小家庭。当得知我要考村官时,妈妈不知流了多少泪。她说她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才把我供出大学,巴望着我跳出农门不再受这份罪。如今要是再回到农村,他们在村里人面前不仅没有面子,更重要的是担心我干不好农村工作。

  记者:但你依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殷晓霞:是的,他们没能动摇我。现在,我的遗憾就是对不住父母、孩子和老公。父母身体不好,爸爸脑血管硬化,妈妈更年期综合症很严重,还种了60多亩地,我很难腾出时间照顾他们。孩子从小扔在家里,每次见了我就说,“妈妈不走,我想去妈妈家。”孩子两周岁了,两个生日我都没有陪她。至于老公,几年了也没有认真给他做过饭。一想起这些我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老公比较支持我。因为他知道当“村官”是我的梦想!

  带着两个月大的女儿下农村

  记者:你进村工作的时候,孩子才两个月大?

  殷晓霞:当初女儿刚刚两个月,为了能够照顾她,我就带着她在村里租房住。上班没时间陪她,婆婆和我们住在一起,帮我照料。后来,孩子被婆婆带到山西大同广灵县,尽管不是很远,但是因为没有直通车,来回一次也很不方便。

  记者:“村官”的经历收获了什么?

  殷晓霞:村官生活,让我收获了一种心态,一种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懂得付出、宽容博爱的心态。“村官”路上,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绩,得益于各方的帮助和关心。记得刚到村时,县、镇、村三级分别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帮带人,教我们工作方法。村书记干什么活都叫上我,手把手地教。一次,村里有家小两口因为赡养老人的事吵架,女方认为公婆对自己的帮助少,不愿意赡养,最终闹别扭跑了,我和村书记等村干部就去把女方找回来。一路上书记问我打算怎么处理,我说把两口子叫到一起说和一下。书记说,对是对,但是绝对不能叫到一起,应该分头讲,都在气头上,一起劝说会闹僵的。通过这件小事,我发现农村工作有许多学问。

  记者:当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殷晓霞: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发展精品蔬果特色农业和开拓农超对接的营销模式,希望蔬菜大棚示范基地项目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希望村民们摒弃“等靠要”的旧观念,一起努力,共同致富。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涌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