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讲堂
近来,一些大学生村官向本报反映,他们到农村后,都想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贡献,可从哪儿入手,具体该怎么做,大多思路不太清晰。为此,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的浙江省农业厅郑水明同志,请他为大学生村官们支支招。
立足农村资源
拓宽发展渠道
记者:众所周知,现在村级集体经济多数实力比较薄弱,大学生村官要想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常常面临资金瓶颈。如何利用农村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郑水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和政策,可以从挖掘资源、培育载体和创新主体三个方面来努力。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挖掘农村资源,巧妙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就“挖掘资源”来说,农村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如集体所有的“四荒”(荒山、荒水、荒滩、荒地)、经济林、水面、矿产、景观等。可以选择以下几条路径:一是开发闲地资源。比如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的湖南村,利用乌溪江电厂大坝完工归还的土地,联合电厂开发了60亩柑桔、杨梅、枇杷等果园,年增收10多万元。二是开发旅游资源。如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马岙村,利用山林土地植被优势,与旅游企业合资开发“青春世界”,年增收6万元,且每隔三年递增5%。三是开发水电资源。如浙江遂昌县土安口电站扩容时,允许土安口乡8个经济薄弱村按每村至少入股10万元,使每村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四是开发矿山资源。如浙江新昌县沙溪镇董村利用花岗岩资源,引进开发企业后每年增收32万元。另外还有港口资源、路边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可以充分挖掘,将资源优势转变为财富优势。
其次,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村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会堂、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房产及其他资产都可以利用起来,挖掘存量资产价值,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举个例子,余姚市凤山街道永丰村将闲置厂房改造成钢结构房屋,引进北京现代4S店,每年增收6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还包括机具设备、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等。
第三,善于经营集体资金。有效经营集体积累、土地征用、资助捐赠等货币资金。比如,上虞市道墟镇称海村,将350万元集体货币资金有偿借给稳定且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每年增收33万元,该村还将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征用该村土地的补偿费164万元中的一半投放到园区,每年增收8.7万元。
利用扶持政策
发展集体经济
记者:如何巧妙利用农村各种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郑水明:农村各种扶持政策有很多,以浙江为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留用地政策。用好“土地征用村可按一定比例使用留用地”的政策,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如慈溪市古塘街道上傅家村利用6亩留用地,开发建设三产综合大楼,每年租金收入88万元。
2.土地整理复垦政策。利用“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复垦所增耕地归村集体所有”政策,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加收入。如上虞市东关街道高泾村利用宅基地整理,新建标准厂房,年收租赁费14万元。
3.异地安置政策。利用“可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安排部分建设用地,用于经济薄弱村建造发展工商业用房”政策,为经济薄弱村安排土地建设物业。如绍兴县统一安排199亩建设用地,为30个欠发达村在异地集中安排了64700平方米的物业用房,财政拨付补助资金1473万元,使欠发达村年收入均可增加至10万元以上。
4.金融支持政策。利用“金融机构对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实行优惠利率”政策,谋划发展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如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扶持发展村级物业经营项目,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
另外,还有税费减免政策、农业项目政策、专项补助政策、帮扶捐助政策、村内筹资筹劳政策等,都可以充分利用。当然各地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大学生村官要仔细研究,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
完善体制机制
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记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该如何定位、创新发展?
郑水明: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新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要引入现代企业股份制模式和公司制治理结构,按“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基本方向,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实行资本经营。
2.创新土地股份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并统一经营,按照股份从收益中获得分配。
3.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产业为纽带、入股为条件,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产业布局、统一生产服务、统一品牌营销,实现收益。
4.创新其他农业服务组织。村经济合作社通过组建农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服务组织,在服务中既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又获取服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