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并实施大学生村官“百千万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选拔一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认可、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真正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培养链。
大学生村官“百千万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是指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拔培养100名县处级后备干部人才、1000名乡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和10000名村(社区)“两委”正职后备干部人才,分别由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门负责加强培养锻炼。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在培养和跟踪考察中建立优进绌退机制,积极探索对列入后备干部的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的新途径新方法。
实施意见首次把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要求各地把大学生村官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干部队伍培养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培养有方向、管理有制度、使用有标准、流动有去向”的总体要求,制定大学生村官中长期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根据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潜能素质、岗位要求,结合当地产业优势,科学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并建立培养档案。
根据实施意见,今后江苏省将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分层分类培训力度,根据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其岗位特点分类举办社会管理型、创业富民型、为民服务型等专题培训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综合运用专题式、体验式、案例式等培训方法增强培训实效。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情况,将作为聘期考核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对大学生村官还将强化实践锻炼,如开展联系农户和“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担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员或联络员、提供政策扶持引导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参与科技服务活动、担任科技助理,以及到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实习,到信访、治安、拆迁安置等岗位经受历练等,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