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大学生村官期盼2013奋力撑起美丽中国梦
2013-01-04 14:53:00

  奔向农村。倘若以外星人的眼光审视当下中国,那么他们一定是极其独特的一群人。逆城市化是他们前行的方向。背离北上广,溯源而上地行走,他们与黑压压涌来的人潮迎面相撞。大学生是他们行走的标签。大学扩招的一代,就业竞争下选择基层,他们与曾目送他们离开的目光四目相对。

  他们是谁,来自何方,为何而来?他们所去何处,所为何事,如何生活?他们给农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村里人又如何看他们?他们是否幸福,他们身处的村子是否幸福?他们将去往何方,村子的未来又所落何处?他们与农村,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是否彼此相拥,梦想的内容里又是否彼此涵盖?

  因为好奇,所以追寻;因为追寻,所以亲历。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在飞速前进的这个国家里,在正在消失的中国农村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群人--大学生村官,他们有故事,有梦。

高金磊在百丈河村万头养猪场里忙着清理猪圈。高金磊供图

  我来自农村,我想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2008年7月,高金磊从三峡大学毕业后,担任大学生村官。村官任职期满后,2011年,高金磊通过竞聘成为英山县草盘地镇副镇长、草盘地镇居委会党支部第一书记,继续留在山区农村。2012年的“五四”青年节,这位朴实的年轻人在北京受到表彰。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高金磊一到百丈河村就投身到村万头养猪场的建设和生产中,成了一名猪倌。这期间,他吃了多少精神上的苦,吃了多少身体上的亏,物质上的亏,没有人能说得清。

  当他发现村里养猪账面上没有钱后,高金磊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局外人,而是四处借钱帮助村子度过难关。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大姐,给老姐打电话的时候,高金磊拨通挂掉,挂了又拨,心里很矛盾。

  “我姐为了供我念高中、读大学,已经放弃了自己读书的机会,我怎么再去给她添加复旦呢?”可是高金磊看到猪场嗷嗷待哺的猪仔,还是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声音亲切:

  “怎么了,十一(小名)?”

  “没啥,就是问问你最近过的好不好”

  “有什么事,就跟姐直说,别结结巴巴的”

  高金磊的大姐了解自己的弟弟,没有事情是不会支支吾吾的。在姐姐的不断追问下,高金磊说出了自己想向她借两万块钱帮助猪场挨过难关的想法。大姐一听就发火了:“你们村里的养猪场,你跟着瞎掺和什么,集体的东西你拿钱去,亏了怎么办,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大姐的回绝让高金磊急了,他提高嗓门说:“姐,这样吧,要是你相信弟弟有这个能力去挣到两万块钱,你就借我,我还不起的话出去打工也要还你,行不?”

  话已至此,大姐沉默了大半天,电话里才有一句话:“把你银行账号给我,后天借给你打过去吧。”

  湖北省委组织部和团省委知道这一情况后,连同团市委拨给高金磊两万块钱,但能够高金磊吧这四万块钱交给村里王支书的时候,两滴泪水在老支书的眼眶里直打转:“孩子,你哪里搞来这么多钱,你辛苦了。”

  高金磊这种不怕苦、不怕吃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全村老百姓,大家打心眼里认可这个大学生“猪倌”。

  当“猪倌”的日子异常忙碌。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上午要把饲料加工好,拖到每一栋栏舍,定量喂养。每天还要做养殖记录,做好消毒。晚上要把一天的生产数据输入电脑。做完这一切,高金磊还要学习兽医药理、养殖管理等知识,休息时常常已过午夜。

  从“村官”到“猪倌”,高金磊每月工资都是1000多元。当大学同学听说他只有那点可怜的工资时,都替他不好意思。高金磊笑着说:“当看到我们村里的发展变化时,你们会感觉这比金钱更有意义。”

  村里好就是自己好,自己好也是村里好

  2012年留给大学生村官滕怀强的是太多的辛劳与欣慰。作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的大学生村官,这位刚满24岁的小伙子在过去的一年挑起了村里一个不小的项目--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

  说起个中由来,还要从两年前延边的那场大洪水谈起。2010年7月,延边地区遭遇了人们记忆中最为猛烈的一场特大暴雨,紧随其后的是各条河流暴涨。洪水肆虐着冲过民房、土地,直接威胁到了当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洪水过后,红旗村村民发现他们原本养殖的300多头梅花鹿,此时已经只剩下1头,甚至最终这1头梅花鹿也在过度惊惧中很快死去。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赵明 贾元熙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