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筹钱帮村里修水渠
会筹钱,是村民对秦玥飞最深的印象。
同很多地方一样,贺家山村的男人常年在外打工,村集体要做点事,要么找不到人,要么在家的人拿不出钱,或者做不了主。
贺家山村有条水渠,村里300亩良田全靠它引水灌溉,可十多年来,这条沟渠一直没人修,而且越堵越厉害,下雨天不容易排涝,干旱天引来的水不容易进来。
2011年8月,秦玥飞刚来贺家山村,听到大伙儿抱怨最多的就是这条水渠,因为要全面维修,至少得10万元,村里拿不出钱,大伙集资修也行不通,因为60%的村民都在外打工,一来二去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秦玥飞二话没说,找来锄头,使劲挖淤泥,希望靠自己身体力行,把这条沟渠疏通。几位年长村民也凑过来帮忙,但他们忙了一下午,整理好的沟渠还不到1米长!
看秦玥飞累得满头大汗,好心的老农说:小伙子,这水渠,像我们这样弄,是搞不好的,必须花钱买水泥硬化才行。
老农的几句话,说得秦玥飞脸发烧:自己还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呢,这种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用脑子想,反而还用这种笨办法,真丢人!
老天不会掉馅饼,上哪里找钱呢?
坐在村口,秦玥飞突然想到,自己在美国读书时,经常参加学校、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四处找人筹款,维持活动的正常开支。“向社会筹款!”当手提电脑连上互联网时,秦玥飞一下子找到了以前的感觉,他在网上四处查找,很快就发现,北京一家乡村公益基金组织,正有意寻找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
太好了!秦玥飞立即查到这个基金会的电话,对方得知秦玥飞是美国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自愿当一名村官,很惊讶,并表示愿意助一臂之力。
秦玥飞向村主任请好假,当晚做好项目书,订好去北京的车票,次日一早背着1米多高的旅行包,信心满满出发。
早有“谈判”经验的秦玥飞,在基金会负责人面前侃侃而谈,最终老总深受感动,当即决定拨付10万元,帮助贺家山村修建水渠!
申请30万帮村里建敬老院
这次筹款成功,让秦玥飞尝到甜头,此后,秦玥飞下决心,要继续筹钱,帮村民多干实事。
刚住进小山村,秦玥飞就发现,村里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有许多留守老人。在与这些留守老人聊天时,秦玥飞感受到了这些老人的孤独。村里有一个敬老院,但只有38个床位,仅能满足五保老人居住。
能不能把敬老院扩建?精通英语、善于交流的秦玥飞通过多方申请,再次从一家公益组织申请到30万元,用于敬老院的建设。
拿到钱,做事认真的秦玥飞又通过耶鲁的同学,找到湖南长沙一家规划设计公司,专门设计出敬老院的图纸。对方得知秦玥飞的来意后,一切设计费用全免。
2013年1月,这个敬老院已经完工,马上将投入使用。在这个建设一新的敬老院里,除了舒适的居住设备,敬老院里还布局了鱼塘、菜地、果树林。
此外,秦玥飞还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他引进一个旨在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信息化教育的项目,为贺家山村周边4所中小学的700名学生,每人募集到1台平板电脑。从小读书本学习的农村娃,改用拿电脑上课,而老师通过专用软件,能即时监控到每个学生知识的遗漏。
2011年8月来到贺家山村工作以来,秦玥飞为村上筹集的现金就有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