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村官,到选调生,再走上乡镇领导岗位,28岁的仙庾镇副镇长刘石平感叹在基层一线收获了太多太多。
去年以来,荷塘区共选派100余名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一线锻炼成长,探索出了一条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新路子。
担当:精兵强将奔赴一线
大项目需要人才支撑。
2012年,荷塘区实施各类项目163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81个、市级重点项目34个,比上年分别增加25个、20个,为历年之最。7月,荷塘区委、区政府号召80后机关干部自愿报名,到项目建设任务最重的明照乡和桂花、金山、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工作。
经自愿报名、单位推荐和组织决定,该区近百名被寄予厚望的精兵强将,先后奔赴各重点项目一线和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其中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13人、一般干部78人。
砥砺:转变作风增长才干
基层是大熔炉。他们下到各村(社区),深入群众访民忧、解民困、暖民心,共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810余件,调解矛盾480余起,引进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资金100余万元。
“挂职不是来镀金的,而是来锻炼的;不是来做客的,而是来做事的。”在仙庾镇樟桥村挂职的干部余雷说,“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强,工作方法非常多,值得机关干部学习。”
把“挂职”当“任职”,把“临时”当“长期”,年轻干部在基层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提高了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赢得了认可,收获了成长。
破茧:创新制度实干出彩
冯晓,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不分昼夜地忙于做拆迁工作,多次得到区委组织部考察组的肯定。去年底,他由金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主任科员提拔为区政协副主席(兼)、文体新局局长。
荷塘区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集中考察与常态化考察相结合、日常工作考察与重点工作考察相结合、全年工作考核与年底政绩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年轻干部的劲儿越来越足了。
去年11月,荷塘区对干部进行调整,99名交流、提拔、重用干部中,53人来自基层一线和重点工作一线,14人为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