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欣蓉和村里孩子们在一起
“一个女大学生,来村里不就是镀镀金?”“城里来的女娃娃,能带着我们从土里刨出金?”
2008年9月,李欣蓉走马上任广西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党委书记助理。对新来的大学生“村官”,乡亲们有欢迎,也有质疑。
做“村官”,并非无奈的选择。当年,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还得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的李欣蓉,有常人看来更好的选择:赴澳门深造,在珠三角发展,或者在父母所在的南宁市工作。
“我儿时在忻城农村长大,对那里的穷、对乡亲的盼,一直难忘,希望能改变些什么。”李欣蓉说。
报名、考试、审核,一路过关斩将,李欣蓉如愿以偿成了“村官”。可“村官”不好当,女大学生“村官”更不好当。
村两委干部都以为,这个城里来的女孩子,只是来体验体验生活,肯定待不久。李欣蓉很受关照:走家串户的“苦差事”不安排,只让她“坐办公室”,盖盖章、整理整理材料,接待接待村民。
时间一长,李欣蓉坐不住了,三天两头找村党委梁书记“谈思想”。“我不是来做客的,我是来工作的。”
拗不过李欣蓉的坚持,梁书记开始带她下屯组熟悉情况。马泗村不小,20个自然屯,6500多人;工作不少,办理新农合、新农保,林业勘察样样都涉及。
李欣蓉满腔热情,可乡亲们有啥事只对梁书记说。“自己被‘晾’一边,像个‘打酱油’的。”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要干事,得先和乡亲们混熟。不化妆、不穿裙子、换上最朴实的衣裳,学说“农家话”,学干“田里活”,李欣蓉试着向“村姑”转型。
村里有的妇女喜欢跳健身操,李欣蓉决定从她们身上打开“缺口”。靠着死磨硬泡,李欣蓉硬是拉起了一支敢登台演出的农民健身操队。
慢慢地,李欣蓉发现,走在村里,和自己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了。
忻城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脱贫致富,是乡亲们最大的盼头。发挥自己专业优势,李欣蓉上网四处寻找“治贫良方”,最终向村委会提出了发展大棚种植瓜果的建议。
可大棚乡亲们只听过,没见过,搞得成吗?为了打消顾虑,李欣蓉先后三次组织村委委员到南宁参观大棚种植示范基地。建大棚没有钱,李欣蓉又四处“化缘”,筹得10万元启动资金。
2009年5月,15座标准钢架大棚在村委后院建成。10月,大棚示范基地收获了第一批甜瓜。“短短几个月,就获得5万多元的收入,说明路子找对了。”
为了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李欣蓉联系上4位来自不同乡镇的大学生村官,以5人联保方式贷款25万元,建起拥有40多个大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戴上草帽,换上水鞋,拉粪、施肥、卖瓜,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干。”
春秋种甜瓜,间种西瓜、蔬菜,大棚种植的模式越来越成熟。看到大棚效益好,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大棚种植行列。目前,全村大棚数量已经达600多个,大棚种植已成为马泗村的特色产业,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转移就业人口200多人。
2011年8月,3年的大学生村官合同到期。此时,广西一家国企向她递来了橄榄枝,让她第二天来报到。一晚上思想斗争,李欣蓉还是回到马泗。
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李欣蓉高票当选村党委副书记。“乡亲们的笑脸和认可,是最大的收获。”李欣蓉说。
今年,1985年出生的李欣蓉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不随波逐流,坚持梦想,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农村广阔天地同样大有作为”。李欣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