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久,位于长江镇(如皋)的皋港少儿教育园就要开课了。这两天,家住中心沙社区三组的张藤泷小朋友心里满是期待:“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周末没地方去、没人跟我一起玩了!”社区大学生村官殷慧告诉记者,张藤泷的父母多年来一直在北京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孤僻。
在担任中心沙社区书记助理近两年的时间里,殷慧陆续发现了很多像张藤泷这样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放学以后或者假期内常常会脱离爷爷奶奶的视线到外面去玩,这就存在着安全问题,所以我就想创造一个活动空间将他们聚到一起。”
将这样的想法向同镇的大学生村官们分享后,殷慧的“小圈子”立刻就加入了30多名新成员。大家走街串户地开展调查,看场地、贴传单、发放报名表,一切有条不紊。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殷慧和她的队友们发现了长青社区和知青社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课外看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出于这样的考虑,大家决定将“皋港少儿教育园”项目服务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并确定了“一园,数点,三基地”的规划。殷慧告诉记者,“一园”指的是充分利用镇综合文化站的资源,建立日常教学园;“数点”则是指以各村(社区),尤其是设施先进的新型社区为平台成立教学分站点;“三基地”则是指充分发挥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长江药用植物园和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户外拓展课程。同时,大学生村官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将在园内开设小主持人班、体育班、绘画兴趣班、写作兴趣班、课业辅导班等课程,利用各种假期和日常空闲时间进行授课,力争打响“皋港”这一少儿教育园品牌。
如何孕育出健康又聪明的孩子一直是让准父母们头疼的问题。在石庄镇,有着这样一个也是由大学生村官张罗开办的“妈妈课堂”,向准妈妈和新妈妈们传授专业孕育知识,确保她们以正确、科学的方法参与到关爱下一代的行动中去。现任石庄镇海圩村党总支副书记的王晓艳就是“妈妈课堂”的创始人。王晓艳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一位名叫马志伟的村民向她“诉苦”,原来结婚3年的他和妻子想在今年孕育一个宝宝,苦于不懂得专业孕育知识便到书店买回很多书籍恶补,但是书本上说法不一,这让夫妻俩很是头疼。这件事让王晓艳思考良久,经过前期筹备,她决定以“妈妈课堂”的形式为这些准父母们提供帮助。
如今,王晓艳的“妈妈课堂”已正式开课。每个月,她都会邀请市计生专家和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免费为村里的准妈妈和新妈妈们授课,内容涵盖了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营养膳食、孕妇自我监护、新生儿护理等,并以知识问答、模拟演示等形式开展互动,引导她们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保健知识,享受为人母的喜悦。“通过这个平台,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干事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小村庄的“妈妈课堂”人气越来越旺,王晓艳坦言,“妈妈课堂”是一项美好的事业,而她也会将这项事业坚定地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