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办理新农保时,我的店里忙得实在抽不出时间,没办法只好打‘连心卡’上的电话,请张书记帮我办,没想到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比我自己去办还要快。张书记办事我们放心!”昨日上午,说起居委会的大学生村官、支部副书记张龙时,宿城区南蔡乡南蔡居委会居民张丽丽这样对记者说。
大学生村官广发“连心卡”
张丽丽口中的“连心卡”全名叫“宿城区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卡’”。说起这个“连心卡”的来历,家在河南商丘、现任南蔡乡陈圩村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副书记陈富丽告诉记者,经常会碰到上门咨询国家政策、办事程序的老百姓,在热心解答的同时,也为他们白跑冤枉路而感到委屈,于是她就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他们办事更方便一些呢?为此,她常常和其他9位村官同事探讨,最终想到了在名片上“动手脚”。
2012年2月,在征得乡镇领导同意后,他们决定在路南村、苏黄村推出群众事务托办服务试点,由村官在每个村设立代办点,将群众急办、难办、常办的事揽过来,代为跑腿。为了加强联系,他们每人都印了数百张名片式的“连心卡”发给村民。记者见到,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卡”的正面印着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背面印有出生登记、户口迁移、计划生育、大病救助、合作医疗、五保低保、涉农补贴等12类群众托办事项。群众手拿“连心卡”,只需拨打卡上的服务热线,大学生村官就会上门为群众服务并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事务托办模式在全区推广
小小“连心卡”,成了大学生村官与群众沟通最受欢迎的方式。据统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南蔡乡10名大学生村官为老百姓办了1200多件跑腿的事,“平均算下来,每位大学生村官每月平均帮办10件以上。仅此一项,大学生村官一年就能为全乡群众节省办事成本5万元以上。”南蔡乡宣传委员曹冬冬告诉记者,为了规范这项工作,乡里还专门制订了《南蔡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服务指南》,里面不仅明确了代理员的职责,还有服务承诺、工程流程图、情况反馈、满意度测评等内容。
2012年4月,南蔡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模式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按照“代办点+村居小组+大学生村官”的模式,在全区建立群众事务代理点137个、流动代办点48个。截至目前,共发放为民服务连心卡6.5万张,辐射基层群众15万余人,实现了为民代办网络的全覆盖。
在陈圩村,58岁的村民陈茂永告诉记者,老伴有点痴呆,去年大学生村官、陈圩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富丽了解情况后,主动为老伴办理了残疾证,今年就享受到了政府代交养老保险的政策。“陈书记不仅办理贴心,还经常到家中来看望,她就像我们自家的孩子一样。”他的话得到了同村村民钱伯仁的共鸣。
村民钱伯仁告诉记者,通过“连心卡”的帮助,陈富丽不仅帮他办理了大型拖拉机的牌照,还帮忙申请了小额贷款,让他在发家致富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他们创建“1块钱辅导中心”
“连心卡”的背面印有出生登记、户口迁移、计划生育、大病救助、合作医疗、五保低保、涉农补贴等12类群众托办事项。但是,记者从村官们的口中了解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做的事还有很多,如帮孩子从城里带书、买书,帮孩子辅导学习等等。
在南蔡乡文化站院内有一个乐享辅导中心,当地老百姓也叫它“1块钱辅导中心”。每天下午放学和周末休息时间,这个院子总会迎来一群孩子。在文化站东首的一间办公室内,来自全乡的10名大学生村官轮流辅导他们的学习。据张龙介绍,这个辅导点也是他们大学生村官文化建设联盟服务点之一。
张龙说,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很多留守儿童一般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生活上能够对付过去,但是学习却无人辅导,而对这种情况家长也是有心无力。为此,他们在学校对面的文化站里办起了这个辅导中心。每天放学过后,一些留守儿童就会来到这里接受学习甚至心理辅导,每天每个孩子收费一元钱。据张龙介绍,这一块钱的学费,既可以给孩子带来一点压力,又可以聚少成多,帮助其他困难户。当然,贫困户、低保户的孩子是完全免费的。
据了解,辅导中心不仅辅导学习,还无偿给孩子们提供热水、学习用品等,而大学生老师更让当地村民感到信任。在南蔡街上,张丽丽经营着一家凉皮店,平时生意很忙,两个孩子的学习根本顾不上。在张龙的介绍下,她的两个孩子都来到辅导中心补习。张丽丽说,之所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一方面是孩子反响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对张龙这批大学生村官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