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8位大学生扎根当“村官”的心路历程
2013-05-02 15:49:00

   

  胡阳正在测量砖厂土地是否平整。 四川日报记者 钟美兰 摄

   

  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四川日报记者 钟美兰 摄

  村聘大学生,长年聘8个;大学生留村,最长的10年——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经济强村实施人才战略的经典案例,也可以当成一个大学生改变观念、扎根基层成才的励志故事——

  4月22日,冕宁县漫水湾镇西河村山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潇忙着土壤取样,“拿去专业机构化验,如果没有问题,砖厂就可以开工建设了。”张潇说。

  上一周,西河村工作人员胡阳刚刚独立完成砖厂的土地平整工作。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河村村“两委”自主招聘的大学生。

  “我们村无论干啥子事,小到环境卫生保护、大到新农村建设,我们都能自主完成。”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平说,能够独立完成村内事务是因为有一个自主招聘的大学生团队做支撑。

  西河村为什么会自主招聘大学生?工资由谁来支付?大学生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记者走进了西河村。

  招人把到村工作当跳板的不行

  2003年,西河村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村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可是人才极度匮乏。“特别缺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王利平说,村“两委”经过调查,达成共识:集体经济要壮大,必须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前来。

  当年,西河村“两委”启动村内首次大学生自主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电教员、档案员、销售、办公室工作人员5个职位。在西昌市人才市场发布消息后,有70人来应聘。

  通过层层筛选,进入笔试环节只有21人。“把在村内工作当成跳板的不行,心态必须摆正,人品必须过关。”王利平说,笔试试卷由村内自主命题,以国家惠农政策为主,兼顾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内容。“试题更加贴近农村实际,操作性也强。”2011年考入西河村担任测量员的胡阳说。

  面试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在村里工作,表达能力得强,你需要宣传、动员老百姓,语言要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王利平说,经过面试笔试和体检,进入试用期的只有4人。

  试用期3个月,工资每月600元,满一年成为西河村正式工作人员。“一般而言,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即成为村内永久工作人员,除非有重大过错,一般不会辞退。”王利平说。

  此后,2005年、2006年、2011年、2012年,西河村先后招聘了14名工作人员,除了2人试用期未过关、1人工作三年因自身过错主动请辞、1人体检未过关外,共有8人留在西河村。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作者:钟美兰 徐登林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