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河南汝州女大学生村种植木耳带民富
2013-05-02 16:02:00

  4月18日,在河南省汝州市庙下镇寺上村侯饭线公路南侧一处农田里,大学生村官白向娜正在和帮忙的农民一起摆放点入菌种的食用菌袋,脸上挂满了汗水。

  今年30岁的白向娜200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大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回到汝州钟楼办事处的家中,帮人做起了服装生意,过去从未做过生意的她,慢慢懂得了一些做买卖的窍门。

  2008年,她参加了汝州市大学生村官考试,并被录用。2009年5月,她被分配到庙下镇寺上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她大胆工作,深入各家各户走访群众,得知在全村2675口人中,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就剩下了大批老人、妇女和孩子,她看到村里的群众仍然是种了小麦种玉米,粮食增产却不增收。

  “如何才能把这些留守人员调动起来,在现有的条件下也能让他们增加些收入呢?”白向娜苦思冥想。

  2010年,市里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东北进行考察,当地农民利用椴木和玉米芯等为原料生产黑木耳,每亩纯收入达1万多元。

  通过网上搜索,白向娜了解到:黑木耳是大众化消费食用菌,种植收益高,市场需求旺,近年来价格稳中有升,并且种植技术条件不是太高,只要调控好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光线、营养就可以了,大部分群众都能学会并掌握这一种植技术,妇女、老人都能干。“寺上村加工黑木耳的原料十分丰富,种植黑木耳一定能行。”白向娜暗暗下定了决心。

  回来后,白向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两委,并通报给了全体村民,但几乎没人响应。村民们普遍认为,收完麦子种玉米,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的,种植黑木耳谁也没见过,而且种植黑木耳相比于种植粮食,投资风险较大。要是种不好赔了钱,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如种粮食稳当。

  关键时刻,白向娜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王路要的大力支持。王路要对她说:“乡亲们不愿意种木耳,那我就和你先种种试试。事实胜于雄辩,只要咱们种木耳挣到钱,你不让他们种,他们也会跟着种。”

  2011年10月,白向娜从家里拿了5万元,又贷了25万元,王路要出资15万元。两人共出资45万元,共同创办了黑木耳种植示范园。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一下就种了20亩椴木黑木耳。 没有技术,她上网查资料、书店买书籍、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了黑木耳的习性,逐渐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内行人。

  到了木耳采摘时节,上百名村民云集黑木耳种植示范园帮忙采摘,白向娜每天支付给每位干活的村民35元。木耳售完一盘点,白向娜净赚了3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赚了3万多元。乡亲们看在眼里既叹服又羡慕。

  尝到甜头的白向娜一发而不可收。2013年,她和支书王路要又流转土地40亩,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生产袋料黑木耳。“椴木木耳虽然价格高,但最怕连阴雨,有一定风险,而且椴木原材料越来越不好买,种植袋料黑木耳无疑是最佳选择。袋料黑木耳春节前下菌种,4月底即可采摘,每亩纯收入达1.2万元。麦收过后,还可在木耳地里再种植一季玉米,效益更为可观。” 谈起木耳种植技术,白向娜俨然成为一个土专家。

  目前,该村已有10多户农准备加入黑木耳种植队伍。黑木耳基地已累计吸纳劳动力5000余人次,当地每家每户都从小木耳里得到了大收益。

  2011年7月,白向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3月荣获“平顶山市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她的木耳基地也被命名为“平顶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种植基地”。谈起当村官、种黑木耳感受,白向娜爽朗地说:“你干的每一件好事,群众都能看到,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就应该勇挑重担,为群众的脱贫致富献计献策,寻找一条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项目。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最终目的。”

  “家里农活照干,带孩子也不耽误,在家门口每天也能赚到30多元,每年收入4000多,白书记是俺们的致富带头人!”寺上村40多岁的农妇习论边干活边笑着对记者说。

  在采访结束时白向娜还告诉记者,她正在筹备成立黑木耳种植合作社,将对入社社员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病治病,统一分级销售,使黑木耳种植成为寺上群众致富的主力军,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

来源:中国网   作者:桂焱炜 杨远高 马昭 豫闻宣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