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如皋大学生村官:“藤蔓”攀援向基层
2013-05-08 17:29:00

  藤蔓,一种兼具柔软性和生命力的攀援植物,虽不能直立,却可以凭借细长的茎叶攀附他物向上伸展。在如皋市江安镇,有着这样一个由大学生村官唱主角的“藤蔓工程”。他们将自己比作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延伸的藤蔓,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锻炼,努力地汲取着基层土地上丰富的“养分”,同时以自身行动带动着更多的“80后”、“90后”投身农村事业。

  去年7月,由江安镇大学生村官“五心工作站”组织的“暑期返乡大学生实践活动”正式揭牌。活动当天,23名返乡大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在持续一周的时间里,他们与十多名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一起,走进规模企业、田间地头和贫困农户家中,近距离感受生产一线的忙碌和现实生活的不易。在实地探访了红十四军纪念馆后,老干部们还以“传承革命老区精神”为主题为学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和热爱。江安镇徐黄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峰告诉记者,暑期返乡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村官们将“藤蔓工程”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成功融合的产物,自启动以来就得到了各方力量的支持,在历次活动中,返乡大学生们不仅争相报名,甚至还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近年来,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如何充分利用寒暑假增长社会经验成为了他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周峰说,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才能够真正了解大学生们最迫切的需要,从而也产生了发挥自身优势为这一群体提供社会实践“绿色通道”的想法。看到活动在作为示范点的徐黄社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周峰告诉记者,下一阶段,他准备将这一活动在全镇进行推广,并不断充实活动内容,组织返乡大学生们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办一期有特色的实践专栏。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着力引导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回到家乡就业、创业,成长为助力家乡发展的将帅之才。

  记者了解到,“藤蔓工程”在江安镇由来已久,它的主旨在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快速稳健地成长学习、扩大人脉关系和融入基层工作。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新鲜血液”的注入,“藤蔓工程”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被大学生村官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藤蔓效应”就是其中的一项。据村官孔德莱介绍,“藤蔓效应”形容的就是村官队伍内部的“一对一”新老帮带。“在结对过程中,老村官不仅要帮助新村官尽快熟悉基层工作,还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难题,增强新村官们的归属感。这样一轮又一轮结对而形成的网络,就像不断延伸的藤蔓,虽不起眼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孔德莱告诉记者,去年8月,在他刚刚入职的时候,由于住的地方与办公地点相距甚远,结对的老村官陶伟得知后,主动将自己的电动车借给了他;腊月间,天气寒冷,苦于工资花得所剩无几,也是陶伟自费为他买来了新被子和棉衣。如今,孔德莱也已经做好了接棒的准备,尽己所能去帮助即将入职的“新人”。

  采访中,这群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村官不时向记者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也许当前的我们还不能挑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才华和胆识,我们一定会以自己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平凡的生活中闪烁夺目的光彩。

来源:如皋新闻网   作者:吴瑶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