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报到日。
在论坛承办单位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报到现场,看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200多名村官纷至沓来,记者不禁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么多村官自费参会到底为什么?
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等单位组办的这次论坛,是通过网站、QQ群、微博等渠道发布信息的,愿意参会的村官自愿报名,且往返路费自理。记者了解到,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书记助理保虎来回路费要3000多元,差不多是他两个月的收入。
为了探寻村官们不惜旅途劳顿、不惜破费参会的内在动力,记者利用会议间隙与他们进行了深度交流。
“我们渴望交流与沟通。”说起参会的初衷,保虎微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论坛,全国村官一家亲,工作中的喜悦可以相互分享,经验可以相互交流,困惑可以相互排解。“我报到时才知道,出席五四座谈会的北京村官胡建党来了,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广西村官李欣蓉也来了,这些明星村官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会利用这次机会向他们好好讨教讨教。尽管平时在网上与各地村官也有所交流,但键对键终究不如面对面来得真实而亲切。”和保虎一样,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东乡南窑村主任助理曾凡林也是为着取经而来的。他说,参加论坛之前,湖南村官“耶鲁哥”秦玥飞争取项目资金的能力让他很佩服,并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秦玥飞的个人资料。短短的两天论坛中,他与秦玥飞在餐桌上聊,在房间里谈,交流时间加起来超过4个小时。秦玥飞告诉他,争取赞助不是跑一家就能成功的,有时拿着报告要跑五六十家。“当大家都气馁的时候,我坚持了,所以我成功了。”秦玥飞的这句话对曾凡林触动最大。曾凡林对记者说,他打算成立一个“大学生村官公益联盟”,目前已有17名村官加盟,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动员爱心人士帮助农村的贫困户。“也许未来的道路上会碰到不少困难,但我也要像‘耶鲁哥’那样懂得坚守。”
“我们渴望携手合作。”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董庄村支部书记程广京,说起参加论坛的收获,心中充满了惬意。他说,200多名村官中,有创业富民的,有从事公益事业的。相同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使命担当,更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程广京因为带领农民种西瓜而出名,也因为种西瓜在论坛上与不少村官结缘。北京昌平区的村官夏斌、上海奉贤区的村官张怡答应帮助他在当地建立西瓜经销点;而山东村官张建萌、湖北村官李腊月则在会后主动联系他,准备近期带领村民到他那里现场观摩,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前期准备。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鸣山乡马涧社区书记助理徐贵珍,性格活泼开朗,在论坛上属于人气指数较高的一族。她在村里不仅创办了农机合作社,还带领村民成立了1000多亩的水稻种植合作社,为了抱团发展,山西阳城县村官马一锋毫无保留地向她介绍了从事粮食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体会;江苏如皋村官周杰尝试将他们生产的大米放到“农宝网”上销售;河南兰考村官程广京答应免费提供西瓜种子和技术,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作物。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场村支部书记胡建党,因为今年五四青年节,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而成为论坛上的“明星”,拥有很多的“粉丝”。福建村官何其芸、广东村官陈术创想了解创业的窍门,胡建党请他们会后到北京实地交流。“两天后,他们来到了我们村子,品尝了‘超越梦想’西瓜,我也介绍了我的创业经历和体会等。”胡建党告诉记者,“山西大学生村官张安进最近也要来。我随时欢迎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来王场村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们渴望释疑解惑。”陕西省宜川县阁楼镇东阁楼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学龙说,带着问题现场求解是很多参加论坛村官的共同心愿。马学龙告诉记者,中国安全食品产销工程中心项目负责人孙美丽老师的授课让他受益匪浅,现场互动环节更是解决了很多困惑许久的问题。他们社区目前种植了4000多亩苹果,年产富士苹果1600多万斤,其中60%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型批发市场,40%左右向企事业单位定点供货以及作为节日礼品。孙老师建议他,生产环节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操作,坚持走有机发展的道路,这样可以提高定点销售的比例,减小市场波动的风险。在流动资金方面,孙美丽给出了三条解决思路:一是采取定单销售,争取预付款;二是争取产业扶持资金;三是争取银行贷款,并愿意帮助牵线搭桥。“孙老师跟我约好在北京详谈,我正等她电话通知呢。”马学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来自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唐勇圣是2009年加入村官队伍的,因为在村工作业绩突出,2013年1月当选江都区武坚镇副镇长。“我这次是带着问题来参加论坛的。”唐勇圣说,“我是镇上最早的大学生村官,深刻体会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但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镇里村官活动开展得少,工作也缺乏亮点。我想到论坛上来找找感觉,看看如何创新活动内容,激活村官的创业热情。”论坛上,一些知名村官的现身说法,很有感染力。唐勇圣打算回去以后就着手筹办一个与明星村官的对话活动,“这次结识的好多村官将是被邀请的对象。”
安徽省巢湖市中庙街道龙桥村主任助理方丽丽所在的村,不少土地被征用,许多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她打算筹办一个留守儿童图书室,目前仅有1000多册图书,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要。她想利用参加论坛的机会,请村官同行支招。“果然不虚此行。”方丽丽介绍说,云南省水富县大学生村官李西桂向她推荐了“扬帆计划”这一公益助学项目,让她利用这个平台为留守儿童募捐课外图书,帮助孩子们增长见识。同为云南村官的郎丽萍则建议她在微博上发出捐书愿望,@公益人士提供帮助。
“因为收获,所以值得。”5月25日,福建省长乐县金峰镇金峰村书记助理何其芸发出的这样一条微博,既是对200多位村官为何自费参加论坛的诠释,更真切呈现了村官群体期盼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寻求合作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