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河南省新郑大学生村官的“西瓜梦”
2013-06-05 16:54:00

 

  大学生村官正在进行西瓜中后期田间管理

  本报记者 刘佳美 李伟彬 文/ 图

  “我无数次梦见过我们的西瓜熟了,又大又甜的。现在梦想成真了,觉得还跟做梦似的。”看着大棚里一个个长势喜人的西瓜,大棚种植户师新磊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乐开了花。辛苦了三个月,再过几天就可以看到收益了,这种成功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师新磊还有一个身份——新郑市八千乡八千村的大学生村官。算起来,今年已经是他当村官的第四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四年来,随着对农村工作的逐渐熟悉,和许多村官一样,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协助村里做一些日常的文字工作,而更想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村里群众致富。于是,在他心里,带领群众致富这个“梦想”的种子悄悄地生根发芽。

  师新磊所任职的八千村原来就有着很好的大棚种植基础,但是许多农户大多以种植蔬菜为主,收入并不是很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咨询专家和实地调研,师新磊认为如果利用大棚发展西瓜、草莓等高效产品,能够极大增加大棚种植农户的收入。于是,他将想法告诉了大家,可干了一辈子农活儿的乡亲们,根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的话当回事儿,加之村里从没有种过西瓜,大家担心赔本并不买账。碰了一鼻子灰的师新磊不但没有气馁,反而突然觉得之前一直想要带领群众致富的“梦想”变得清晰了,因为他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带头试种西瓜”。

  机会悄然而至。今年3月份,村子里原先属于河南农业大学的生产基地被撤走,但基地内用于育苗的八个大棚还保存完好,师新磊觉得实现自己“西瓜梦”的机会来了。但前期近两万元的投入,对他是个不小的数目,于是他将想法告诉了其他几名大学生村官,几个勇于尝试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大家拿出平时积攒的工资,终于让这个承载着大家希望的“西瓜梦”得以开花。

  然而让梦想开花的过程却是艰辛的。由于大家平时还要负责村里的工作,大棚的种植工作基本都得在业余时间完成。几个年轻人每天五六点就得起床照料瓜棚,下午下班后再去一趟,一天至少4个小时待在棚里。参与其中的另一名大学生村官王鹏,对于这几个月的种植过程倒背如流。他说,3月份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他们给大棚换上了新的塑料膜。4月份开始定植,移栽结束。清明后,只要是晴天,每天早上7点,他们都要打开大棚的门,使苗通风透气,下午4点以后再关好大棚的门,使其在夜间保温。5月初,长得好好的西瓜感染了病菌。大家又是查阅资料,又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当第一次看见长大成形的西瓜时,“感觉他们都像有了生命,别提多高兴了,这些可都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果实啊!”王鹏现在还有些激动。

  如今,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再过几天,他们的西瓜就可以采摘了,师新磊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提前联系好了买家,不愁销路问题,就等着收获他们的第一桶金了。“这个小棚里的西瓜能结5000多斤,那两个大棚每个都会结8000斤左右,收回成本应该不成问题了。”师新磊很有成就感地说。

  几个年轻人的尝试,也终于得到村里其他农户的认可。与他们大棚紧挨,种植豆角的一个农户很是羡慕地对记者说:“想不到这几个村官还真能弄成事儿!我种了这些年的菜,现在也想试试种西瓜了。”

  对于未来,几个年轻人还有着一个彩色的“西瓜梦”。师新磊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已经联系好了一批“彩虹西瓜”的育苗,这种有着不同颜色瓜瓤的礼品西瓜,更具有市场价值。他们准备把另外两个棚腾出来,都给育上这个品种的西瓜苗。同时,他也告诉记者,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他希望能够通过贷款,让他们的大棚发展壮大,下一步再发展草莓种植。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大家探好路,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形成规模、形成特色,最终帮助大家一起致富。”师新磊描绘着这个彩色的“西瓜梦”。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刘佳美 李伟彬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