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云南宣威百余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
2013-06-06 10:37:00

   “余晶晶,得赞成票1914票,当选罗营村第五届村民委员会主任!” 5月28日,宣威市龙场镇罗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心会场,25岁的大学生村官余晶晶以超过八成的得票率当选罗营村村委会主任。从这一天开始,她正式脱掉“主任助理”帽子,成为罗营村3200多村民的“领头雁”。

  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年,宣威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坚持管理服务与培养使用两条腿走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参加竞选。市委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补充村“两委”成员的重要来源,制定下发了推动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班子的实施方案,对综合素质好、工作表现优、党员群众认可、坚持驻村工作的在岗大学生村官,严格按照“两推一选”、村民直选的方式进入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班子。

  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班子“铺路”。换届期间,大学生村官除参加村支书、主任、副主任竞选外,正式党员的还可以通过专职专选担任不占职数的村党组织副书记;换届结束后,未进入“两委”班子的党员大学生村官,经考察合格,还可由乡镇党委任命为不占职数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或常务书记。参加换届选举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副主任的大学生村官,继续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享受同级村干部报酬待遇,同等适用有关定向考录政策。

  宣威市建立乡镇党政领导、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种养加”大户与大学生村官“3+1”结对帮带机制,大学生村官至少分管一个方面的实际工作、联系一个村民小组,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乡、村两级党组织利用广播、电视、党员会、群众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宣传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大学生村官在群众中的认同感、知晓率和支持率。

  “这次参加村委会的竞选,是大家对我三年多工作的一次检验。”200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的李正朋,2009年9月通过全省统一选聘,在来宾镇普仓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他凭着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各家各户,详细了解村情民意,提出了不少抓产业、促增收、建小康的良策,得到村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这次换届中被选为普仓村委会副主任。对于村民用选票给予他的信任和寄予的厚望,李正朋说:“我一定不辜负全村父老乡亲的重托,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宣威市目前有220名大学生村官在岗,通过今年换届,共有126名通过法定程序成功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人当选村党总支书记、75人当选副书记,1人当选村委会主任、1人当选副主任,46人当选村“两委”委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在换届前,全市仅有1人担任村党总支书记、8人担任村党总支委员,没有一人进入村民委员会。

  由于大学生村官的参选,宣威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结构出现可喜变化,委员平均年龄下降1.8岁,女性增加76%,女支书、女主任增加116.7%,大专以上学历增加39.5%。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农村、扎根基层、对群众有感情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宣祖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