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喷水、撒饲料……大学生村官的养鹅致富经
2013-07-16 10:59:00

  喷水、撒饲料、翻蛋、捉鹅……7月12日,泸县毗卢镇下林村养鹅场里,大学生村官谢刚动作娴熟地在打理自己的养鹅场。

  谢刚2008年通过大学生村官选聘,被聘为下林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上任后,谢刚结合自身兽医专业,萌发了发展养殖业的想法。他四处收集养殖信息,调研市场行情,并充分利用毗卢镇“一脚踏三县”的区位优势及当地百姓喜好吃鹅的习惯,把白鹅养殖业确定为村里的致富项目。

  为建鹅场,谢刚利用自己以前在江浙一带打工的6万元积蓄,并找亲朋好友借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为了省钱,他和父母一起,冒着酷热,用板车将砖块从工地上一车一车地运到养殖场,再请工人和泥垒墙。“双手被砖块刮出一道道血口,真的是又苦又累。”谢刚回忆说,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建起了一个近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鹅大棚。

  建好场地后,谢刚从隆昌批发了1000只鹅苗,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事业。

  刚着手养殖时,谢刚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养殖经验不足,造成许多鹅苗染上了疫病,看着辛苦成就的养鹅业即将功亏一篑,谢刚心急如焚,他骑上摩托车四处求医买药。终于,幼鹅的病逐渐好转,他却整整瘦了一圈。

  为能养好鹅,谢刚利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科技书籍,并虚心向畜牧站人员请教,同时到外地养鹅专业户家中参观学习和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谢刚终于系统地掌握了鹅舍管理、饲料配比、防疫程序、鹅苗发放与购销等养鹅的基本知识。

  现如今,谢刚已成为毗卢镇有名的养鹅高手,一年能出栏鹅1万只,按每只10元利润计算,一年下来,就能净赚10万元。

  随着养殖场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取经的村民络绎不绝。对此,谢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毗卢镇现已有规模化养殖户7户。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