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新沂村官“大喇叭”传来好声音
2013-07-19 09:52:00

  “俺镇孔圩村种有1000亩金银花,每天需要采摘劳力四五百人,每人每天能采摘20斤左右,每斤鲜花采摘费15元。有空的村民可以前往采摘,增加收入。”

  6月6日,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镇的“大喇叭”中播出这条务工信息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纷纷过来打短工。既解决了花农的燃眉之急,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近来,新沂市双塘、新安、北沟、新店、窑湾等镇,依托大学生村官,相继建起镇村广播站。由于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受当地干群的喜爱。

  基层干部说:

  “大喇叭”是个好帮手

  “虽然现在信息传播渠道很多,但是真正能体现农村特点、切合乡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比较少。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大喇叭’功不可没。”双塘镇党委书记刘东亮介绍说,该镇投资15万元建起了“农民之声”广播站,调频广播在14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开通,实现了全覆盖。每周录制一期节目,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

  “传递信息,比村组干部跑得快;宣传政策,比村组干部说得明。”北沟镇仲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设说起“大喇叭”的好处滔滔不绝,他们村有18个村民小组,6500名村民,居住较分散。以往,宣传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一家一户上门说,效率太低。有了广播站后,“大喇叭”派上了大用场。通过反复播出身边邻里参加新农保的好处,村民们深受启发。只7天时间,就有4000人参保。

  北沟镇神山村75岁的退休教师刘林栋说,“大喇叭”是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记忆。如今,村民获取信息、了解政策的途径虽然比以前多了,但是由于他们不懂新媒体技术、内容又缺乏针对性,很难引起农民的关注。因此,曾经“生活”在农民身边的大喇叭,仍然有很大的魅力。

  双塘镇段宅村党支部书记支玉刚说,村里铺设水泥路、铺设自来水管道、处置村集体资产等重大事项,都要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然后将工程招标、资金支出等情况在村里张榜公示,再用“大喇叭”反复广播。这样做,消除了群众的疑虑,还干部一个清白,干群关系融洽多了。

  农民群众说:

  “大喇叭”是个好知音

  “我们镇的自办节目,侧重于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努力将‘大喇叭’办成传播文明的大舞台。”北沟镇大学生村官播音员秦娜说,镇里每年三八妇女节都要评选“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婆婆”,通过“大喇叭”的宣传,倡导家庭美德,推进了民风好转。

  新沂各镇都有农民剧团活跃在镇村,“大喇叭”把剧团演出的精彩唱段进行播放,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北沟镇播出过柳琴戏《迟开的玫瑰》,通过老少两代人的喜剧故事,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小品《当选之后》,讲述一名村干部克服困难、带领群众转变观念的致富故事,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在群众心里,“大喇叭”成了生产生活中的“知音”。

  “今年俺种了3亩多西瓜。前不久,300多棵秧苗得了根堵塞病。俺急得不行,镇广播站从市里专门为俺请来植保专家,手把手教俺给瓜秧治病,俺只花了50块钱,300多棵瓜秧全救过来了。”北沟镇仲庄村瓜农陈士杰说。

  双塘镇钓台村养殖户范红雨说:“俺家有10亩鱼塘,因为塘子消毒不及时,鱼得了出血病。这时,广播站播出了《鱼病防治技术》。听完俺就照着做,用韭菜、蒜苗喂鱼,这法真灵,塘里的鱼又活蹦乱跳了。”

  新店镇南涧村将土地流转、勤廉双述、账务明细、村干部量化考核等工作,在广播中定期播放。以前的一位老上访户,如今成了节目的忠实听众,再也不上访了。“现在村里每月一次财务公示,每季度一次账目核对,每年一次财务结算,收入支出俺都明明白白,还上访个啥?!”

  大学生村官说:

  “大喇叭”是个好舞台

  双塘镇大学生村官、广播站播音员刘腾、周末介绍说,“大喇叭”播出的内容针对性强,或者通过下村调研采写,或者通过村民反映获得。要办好节目,就得接地气、察民情,从而为村官成长成才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舞台。

  一次,周末下村采集信息时,听林农反映,他的林子出现一种虫,一天内能把一片树林叶子吃光。于是,镇里立即请来林业专家。经取样鉴定,迅速找出治理对策,广播站当晚就播出了这档科普节目。由于治理及时,虫害得到遏制。

  新安镇新北村的广播节目《新北之声》由村委主任助理金杨于去年7月创办。金杨说,通过采访、组稿,提高了自己写作、协调、沟通和决策的能力。一次,有村民向他反映,希望播些戏曲节目。金杨不仅采纳了这一建议,还举一反三,利用村部门前空地,建起健身广场,配备音响器材,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都会充满欢歌笑语。

  “创新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满足群众需求,让经过精心采撷的本地‘好声音’,通过‘大喇叭’传到千家万户,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新沂市委宣传部部长张长征说。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满东广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