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庆阳市的1200多个行政村里,每村都有至少一名大学生村官。其中有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选聘的“正规军”,也有庆阳本地“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工程培养出的“民兵”。这样一支“混搭”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在陇东热土上同心书写着“建设新农村”这本大部头书。
换个“企”字头
“我们八点上班八点下班,他竟然要求六点就下班,周末还要请假。”说起贾选文刚来公司的情景,澳恺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黄文华直摇头,“那时我们对他不看好,他对公司不看好,员工对他也不看好。”
贾选文是庆阳市第一批大学生非公企业党群专干,简称“企官”。2012年,庆阳市共有30名“企官”走进全市非公企业,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作为甘肃省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澳恺食品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党支部。至今已有党员18人,入党积极分子26人。前两年,黄文华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想聘个专管党建的大学生。去年,庆阳市委组织部终于“派人来了”。
初来乍到的贾选文对工作估计得“过于乐观”。他满以为在学校接触过党建工作,做“企官”不在话下。谁知企业员工根本不买他的账。不但工作无法开展,还有人在背后议论:“人家是大学生,公务员,在这待不了多久。”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来“混日子”的,贾选文的改变从“深入群众”开始。在食堂就餐时,他主动端着盘子坐到车间工人中间,向他们请教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的问题,慢慢消除工人对他的戒备心。下班后,喜欢运动的贾选文就叫上工人们一起打球,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和大家拉近距离。
慢慢地,贾选文的工作方式从“打电话讲一讲”变成“亲自下车间去说”,大家对他的态度“好多了”,开展工作也顺利起来。不到一年,公司党建水平明显提高。“现在我们特别满意。”黄文华笑了。
同为企官的苏津同任职于庆阳长荣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她融入企业也花了一番心思。当工人们发现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开始懂得工业锅炉的设计参数,还学会了扎笤帚、刷油漆、扫厂房,都对她刮目相看。
完成了“融入”过程的苏津同对公司基本情况有了了解,她开始参与公司日常工作。帮技术员翻译资料,草拟销售合同,准备项目验收资料,发展党员,组织员工参加远程教育培训,为困难职工捐款……苏津同样样都管。“三年期满之后,小苏要是还能留在企业里就好了。”工会主席毛召乾的表态就是对苏津同工作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