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黑龙江哈市村官择业路线图是事业跳板还是起点?
2013-09-03 17:33:00

  今年号称最难就业季,但62名闯过重重“关口”被录取的大学生村官却选择弃岗

  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一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事业的“跳板”

  也有很多大学生觉得在村官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任期届满后选择留任

  经考试合格,组织部门通知其被录取时,人却“消失”了—今年我市大学生村官录取工作中,因弃岗导致出现空余岗位62个,这使得相关部门不得不进行二次调剂。

  除了因为择业多选而弃岗,面对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曲线就业的过渡。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在艰苦的农村工作中扎下根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村官是择业的“兜底”,是事业的“跳板”,还是“大有作为”的起点,不同的选择描绘出这一群体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择业“兜底”多重选择导致大学生弃岗

  据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我市大学生村官录取人数389名,报名人数2600余名,参加笔试人数1700余名,这三个数字都达到了历年之最。但最后的空岗人数之多,也创下新的纪录。

  19日,记者联系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工作人员林岩时,他正带着第二次调剂的大学生村官们体检。“去年也发生过弃岗现象,但远没有今年多,现在也不知道,二次调剂后的村官们还会不会弃岗。”

  今年号称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为什么大学生“闯”过了村官招考的笔试面试体检等重重“关口”,最终被录取后却出现弃岗?林岩这样分析,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是“海投”,将简历投向多个单位。另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录取与公务员录取、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同期进行,势必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报考时存在多重选择,而大多数报考时多重选择的大学生,都会将村官视为就业的“兜底”工作。此次村官录取中,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刘文丽放弃了香坊区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工作。刘文丽说,报考村官的同时,家人也在张罗帮助她找工作。最后比较下来,她还是放弃了村官岗位选择了其他工作。“毕竟在城市里长大,对农村的环境和生活多少都会不适应,所以城市工作还是最佳选择。”

  分析今年村官岗位的报考情况,工资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主城区的村官岗位比较受大学生青睐。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和香坊区村官岗位录取比例都达到了1:12,而方正、尚志等地的村官岗位却少人问津。据介绍,今年的389个岗位中,大多数都在乡镇,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最低工资为1500多元,这也是一些县(市)地区村官岗位报考人数少甚至被弃岗的主要原因。

  事业“跳板”一些大学生把村官当过渡

  在一些报考的大学生眼中,村官岗位是未来事业的一个“跳板”。

  黑龙江工程学院一位报考大学生说,尽管村官工资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其他工作相比,还有一定吸引力。按照国家规定,服务期满、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可报考省内公务员定向考试,根据往年公务员录取情况,定向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为1:10,录取比例比非定向公务员考试高出几十倍。服务期满、考核称职村官,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和省代为偿还。大学生村官任职满3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任满8年的大学生村官,可转为乡镇事业编或教师编。

  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一些大学生把择业目光投向了村官岗位。他们报考村官的目的并非单纯为“解决就业”、“服务农村”,而是把村官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未来向更好的发展方向“起跳”。

  “其实,如果大学生能借着村官岗位这一"跳板"跳得更远,不也是通过村官这一岗位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吗?”道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猛说。

  张猛是今年我市大学生村官面试的考官之一。他说,在面试中,有60%的面试者直接表示把村官工作当成“跳板”,这种想法没什么不好。如果大学生在农村工作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加法,把村官岗位当成他们毕业后融入社会、提高人生阅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一个途径,那么村官就会成为他们事业的起点而非终点。目前,道里区有20多名大学生村官,除了5名村官考上公务员离开岗位,其他大学生都在坚守。他们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教会了农民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记账、如何合理地提高经济收入,农村干部素质得到提高。而考上公务员的5名大学生与那些没有村官经历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带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因为他们更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基层需要什么。

  去年考上公务员的朱蔷很感激“村官”经历,从前胆子很小的她不擅长与人交谈,但是在“村官”服务期内得到了很多锻炼机会,也对基层工作产生了感情,“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保证继续在基层工作。”

  扎根基层村官岗位可以“大有作为”

  现实情况是,“看上去很苦”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却让很多大学生“大有作为”,在任职期满后选择了留任。据了解,2011年我市首批市招的1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两年任职期满后,有95%都选择继续留在村官的工作岗位。

  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生梅花毕业后考取阿城区红新村任村支部书记助理。她已经连续两年续签这个岗位,今年年底她还会续签。梅花说,当初我就是抱着解决就业的心态来到红新村的,想着边在这里工作边找其他更适合的岗位。但几年下来,我真正喜欢上了红新村,喜欢上了这个岗位。在这里,我帮助村民通过网络卖出了大米,我教会村民利用电脑检索信息……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到他们,村民们也对我特别信赖,我感觉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家住哈尔滨市、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刘丹,已经在五常市八家子镇八家子村工作4年,她也是八家子村第一名大学生村官。当记者问道当初为什么选择村官,为什么选择离家较远的五常八家子镇八家子村时,刘丹说:“我喜欢到农村工作,喜欢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帮助别人。”当初填表时,刘丹没有选择离家较近的主城区,而是选择了省级贫困村八家子村,她说,越是贫困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2011年,刘丹任期届满,她又续签了三年,“农村民风淳朴,村民就像我的亲人,而且这里也需要我,我舍不得离开这里。”

  张猛说,在大学生村官的面试中,也有一些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就想扎根农村、发展农村。一名大学生让张猛印象深刻,他辞去了家里安排好的银行工作,最终选择了村官岗位,就是为了发挥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知识建设新农村。其实,这些有理想的大学生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村长、镇长或乡长,村官是他们事业的助推器,会让他们在事业上走得更远。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冯德宇说,目前我市农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带领大家致富的本领和进取精神,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胆识的人才进入农村,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大学生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如果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既能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来源:东北网   作者:周雪莉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