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何怡蒙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了镇安县永乐镇栗园村当村官,也就是那个时候,何怡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带着乡亲们抓建设、兴产业,让自己的花样年华在基层、在一线绽放光彩。
当记者见到何怡蒙时,她正在一个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情况,今年县上实施镇云一体化项目,需要拆迁部分村民的房屋,其中一户村民今年3月才刚住进新建的房子,说什么也舍不得就这么快拆掉。看到这种情况,何怡蒙便反复上门讲政策,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这户群众被何怡蒙的真诚打动,同意搬迁。
永乐镇栗园村副书记何怡蒙说 :“虽然说是农村的事情很琐碎,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我知道所有的大事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干起的,没有这种小事也盖不起摩天大厦的,现在我明白了一点就是勤能补拙,诚能感民。”
镇云一体化建设项目是镇安县今年实施的一项重大建设项目,项目中有一条4公里的二级公路要穿过栗园村,村上有三个组31户230多间房屋需要拆迁。
何怡蒙说 :“二级路工程、改河工程涉及我村三四五组,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四组的现场,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在四组有安置、拆迁、迁坟等许多问题都已经解决完了。”
解决好村里的矛盾纠纷很不容易,让全村群众富起来就更不简单了。镇安县是板栗大县,栗园村更是以盛产板栗而得名,如何发挥好这一自然优势,培育出更加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板栗优良品种,是何怡蒙到村里以来最上心的事儿。
何怡蒙说:“刚开始是在网络上,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新品种的信息,然后到杨凌那边的基地去看人家的品种,带领我们村上的板栗种植户去看,去观看,回来以后经过就是技术上的嫁接,嫁接的新品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怡蒙带着乡亲们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引进 “镇风三号”板栗新品种。今年,当地的“镇风三号”板栗已发展到2700多亩,预计产量可达60多万斤,收入将达到300万元。
一村民说:“我们这个何支书,看起来是个年轻女子娃,对我们这个地方,特别是这个产业大户发展,她能耐心,比如就说我这个板栗,她一年按照季节来给我们指导,这个嫁接,还有这个像除草管理。”
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2012年1月,26岁的何怡蒙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先后被评为红星党员、先进工作者,栗园村也被评为党建示范村,2012年栗园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何怡蒙说:“我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走的更好更远,会更加认真努力的对待这份工作,不仅让我成为一名村官,成为一名真正的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