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学生村官侧记
2013-10-14 14:02:00

  2008年以来,先后到阿勒泰地区农牧区工作的488名大学生村官,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信息闭塞、交流沟通不便等困难,在广袤的土地上快速成长。

  2012年,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展出的民族特色刺绣引起了很多内地厂商的关注,当了解到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里妇女做出的产品后,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这名大学生村官叫沙依拉古丽·巴合提别克。

  库尔米希村哈萨克族占87%,妇女只在家做家务、带孩子。沙依拉古丽了解到村里很多妇女会刺绣手艺后,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钱,成立了“民族特色刺绣网店”和民族特色刺绣协会。

  目前,村里有固定会员30名、业余会员300余名,通过网络订购、展会洽谈、跨国劳务输出人员搭桥、外贸口岸订单等形式,会员月收入达到1800元。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点样子!”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东玛依沙斛村大学生村官张学平任职之初便开始琢磨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11年,通过村里积极协调农用土地,在乡里争取到13座深冬日光型标准大棚。由于大多数村民没有大棚种植技术,没有人敢承包大棚,他又争取到“大学生村官扬帆创业基金”20万元,购棚开始种植实验。通过学习摸索、用心经营,当年每座大棚收入1.8万元。村民看到实惠后,纷纷承包大棚,开始跟他学习种植技术。当年实现了人均增收1200元的目标。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认可,在村党支部换届中,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目前,阿勒泰全地区有18名大学生村官自办或带领群众共办各类企业、协会23家,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7万多名农牧民增收致富。

  喀纳斯景区铁热克提乡齐巴尔希力克村地处偏远,80%的农牧民家庭未通电。大学生村官努尔兰·索勒坦多次向乡里反映情况,并四处寻找政策帮扶。2011年,他借助电网改造工程,终于为全村120多户牧民争取到了通电项目。由于齐巴尔希力克村山地多,施工机械上不去,一切工作都需要人工操作。为了让村民在入冬前及时用上电,他发动全村的党团员,帮助施工队抬设备、拉电线。牧区山路崎岖,处处沟壑,一次,努尔兰在拉电线时一不小心跌入路边的沟里,摔断了三根肋骨,但他咬着牙把电线拉到目的地后,才赶去了医院。很多朋友问他这样干到底图个啥,他说:“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我心里有成就感。”

  “大叔大妈晚上村里开会,商量集体地承包的事,大家可一定要到啊!”阿勒泰市红墩镇喀木斯特村大学生村官何晓慧快言快语地在村里挨家挨户通知群众开会。何晓慧说:“以前和村民沟通腿肚子打哆嗦,会上说个话都脸红,现在都磨成婆婆嘴了。”

  喀木斯特村是阿勒泰市有名的老大难村,村民因土地草场纠纷等问题多次上访,2011年在分类定级中被该市定为重点整建村。何晓慧由于工作突出,被镇党委从乌图布拉克村调任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到村里时,群众对她根本不信任,认为一个小丫头啥事解决不了。到村里后,她每天不知疲倦地走村入户,宣传上级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鞋子磨破了好几双,有时脚上甚至磨出了血泡。很多村民不理解,问她为啥磨破脚底板还要往家里跑,何晓慧说:“为了让大家安心生产,过上好日子!”半年过去了,村民终于接受了何晓慧,大家说:“这个村官和以前的村官不一样,心里一直挂着老百姓。”

  理顺老百姓心气后,何晓慧极力改变以前村里事务遮遮掩掩的管理方式,积极推行“每周走访一遍村民”工作法,村里大小事务,挨家挨户和村民商量。现在村里闹上访的没了、闹纠纷的也没了。2012年该村被阿勒泰市评为“信访工作先进村”。

  “西北第一村”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大学生村官加娜尔·叶贤在村里组建了义务巡界服务队,组织村里5名党团员上边界巡逻,协助边防派出所等部门做好边境管理工作。不管刮风下雨、四季轮回,这支义务巡逻队始终巡视在边防线上,维护着边疆的和谐稳定。作为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她说:“保国守边,人人有责,不分男女。”

  这支服务队成立以来,义务巡界350余人次,发现并制止非法采挖事件2起14人,调解群众纠纷2起。服务队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营造了“人人心存感恩、个个知恩图报、处处体现和谐、事事维护团结”的良好氛围。

来源:新疆日报网   作者:陈晨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