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亓俊先:“90后”大学生村官的“田野梦”
2013-11-04 16:37:00

  10月31日,大学生出身的“村官”亓俊先做客新华微博“行业正能量”系列访谈,与网友交流自己的经历与农村工作经验。

  

 

  亓俊先走访留守老人(资料图)

  “行业正能量”系列访谈二:亓俊先——做村民信任的村官

  亓俊先,安徽阜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江苏宿城区洋北镇下口村支部书记。2011年7月,他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到宿迁市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不到两年时间,他从学生变成了村里的一分子,也成长为村民信得过的村干部。2013年10月,亓俊先获选“中国网事 感动2013”第三季度感动人物。

  ——扎根基层 只因心怀“农村梦”

  亓俊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校时成绩优异,曾获得人民大学第二届“创业大赛”冠军,并高分通过GRE和托福考试。按理说,这名优秀的学生应该能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他却选择到基层做一名大学生村官。“这是为什么?”“你放弃那么好的出国深造机会,不后悔吗?”……网友们纷纷发问。

  “大四时我就决定了要到农村去工作,对于农村,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的感觉。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想我的梦就是‘农村梦’,我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亓俊先认为,自己选择担任大学生村官,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内心里想到农村工作。家人一开始也对他的选择表示不理解,是他做了很多工作才同意的。

  ——面对质疑 用成绩说话

  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带着理想来到基层,但现实往往不如理想那么美好。“村民对你的工作理解吗?会有矛盾吗?当村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面对网友的这些问题,亓俊先坦言自己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方言不懂、村民不理解、农村工作繁芜复杂……而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内心”。

  “记得我刚来当村官时,前两个月很有激情,第三个月突然觉得内心很恐慌。在这个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村里,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一个人所面对的心灵恐慌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到底为什么来农村,当初的梦想在哪里?慢慢地调解内心,去学着适应,学着克服困难,才最终坚持了下来。”

  坚持下来的亓俊先,为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解决了全村因为高温天气持续近两个月的用水困难,为原是泥地的村小学操场争取到20余万元的改建资金,为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翻建房屋……村民们一开始“大学生来基层只为镀金,过不了半年就走了”的想法也在慢慢改变。亓俊先说,面对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回答。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昂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