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安徽姚李镇村官纪实:心系群众 创业富民
2013-11-06 09:28:00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伟大的战略家、革命家、理论家毛泽东这么说过。虽说时过境迁,但这句话到现在同样适用,仍然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刚刚走出象牙塔,便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信念,毅然来到基层,扎根农村。他们用无悔青春和奋斗的汗水为小镇增添了无限活力。他们就是姚李镇城镇建设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大学生“村官”。

  鲍晨是2012年第五批大学生村官。自工作以来,他勤勤恳恳,深入基层,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真诚无私的胸怀赢得了双红村百姓的一致好评。当我们询问他工作以来的感触和经验时,他给我们谈了以下四方面。

  一学习理论,用知识武装头脑

  大学期间鲍晨就参加过SYB创业培训班,他充分发挥创业优势,将所学创业知识用于群众创业致富上来。在日常工作中,鲍晨经常与镇农技部门请教学习,及时了解哪种农作物更适宜本地生产,产品经济效益更好,附加值大,大力向村民推广,确保农民增收。去年的秋种双红村以小麦种植为主,今年当他得知油菜种植效益也不错,而且补贴比小麦多,还有专业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和农资支持,便说服双红村部分群众尝试示范种植油菜,好的话来年大力推广。

  二摆正心态,树立艰苦工作的信念

  鲍晨虽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但是当他真正的深入基层时,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中的时候,才发现困难总比想象的多。特别是面对群众冷视、遇到棘手问题难以解决时,既着急又无助,甚至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所幸的是,他能够及时摆正心态,快速的适应到工作的角色当中。带着热情和真诚面对群众,一家一户的进行了解调查,倾听群众们的心声,把吃苦耐劳谨记心中。真正做到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吃的住苦头。

  三重视交流,做好沟通动员工作

  去年,鲍晨刚到村任职时,正值双红村种植大户对土地进行流转,部分年纪较大的群众思想比较保守,认为农民一辈子守着土地才安稳,鲍晨多次做工作都无功而返,心情十分低落。这时,村书记找他谈心,指出了他的问题。鲍晨开始在主观上查找自己原因,并找准自己定位,学会和村两委干部走上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通过走访了解了村情,也让村民们了解了我。后来,他又数次登门拜访那几位群众,一遍又一遍的说清土地流转只是承包出去,自己可以收到租金和补贴两部分收益,这样一来不会比自己种植少多少收益;而且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去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告诉他们现在村民家基本上都不指望种植养家了,做儿女的看见老人这么累也会心疼,累倒了还划不来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那几户群众,做通了工作。

  四善于协调,当好群众致富保障员

  双红村在汲河下游,每年进入汛期,为了确保全镇及下游群众的安全,该村都会承担一部分损失。虽然现在汲河河堤已经进行整治,但还是会有部分群众农作物受灾,所以灾后对群众进行安抚和及时提供赔灾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夏因为高温和冰雹自然灾害受损的农作物,鲍晨积极配合农保部门做好灾后赔付等相关事务,将群众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作为合作社的科技指导员,鲍晨经常上网搜集菊花相关种植资料,联系聘请中药材种植技术骨干和安徽农业大学等专家到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相关中药材品种种植的技术培训;结合今年的国家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油茶种植给予的项目补助资金,与县森林增长办主动联系争取项目;发动种植大户加大投入,同时请求镇政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用于中药材基地建设,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参与市场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高品质绿色菊花;通过给县、镇相关部门打报告和请示等方式争取支持。虽然今年是第一年种植菊花技术上不成熟加之今年天气高温持续时间太长,菊花种植成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也初具经济效益,一季菊花已能为一名群众增加近千元收入。

  鲍晨在访谈结束的时候,告诉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实践平台上,既要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更要牢记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共同富裕才是最终追求目标。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要向农民、领导、同事虚心学习请教。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不辜负党的殷切期望,努力为推动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霍邱网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