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7批4200头肉牛顺利出栏上市,河南省浚县王庄镇元过村大学生村官郑志国创办的肉牛养殖协会出栏总量已突破3万头,直接为农民群众创造经济效益6000万元。
近几年,该县大学生村官积极创办农村专业协会,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帮助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取得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大学生村官协会21个,带动发展农民会员2.6万人、专业户6000多户,年产值达24.9亿元,年创经济效益13.6亿元。
发挥资金优势,帮农民“快赚钱”。大学生村官以创办的公司、企业为依托,成立农村专业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群众共同创业,通过垫付启动资金,协调创业贷款,帮助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实现尽快创业致富。小河镇大学生村官张跃民依托自己创办的养殖公司,组织养殖户成立生猪养殖协会,带动了全村120多户群众发展养殖业。
发挥技术优势,帮农民“会赚钱”。大学生村官利用组建的专业协会,施展技术专长,积极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服务,向农民群众传授农业实用科技知识,提高科技致富本领。培训农民群众4400多人次,带动发展养鸡专业户3600多户。
发挥信息优势,帮农民“巧赚钱”。大学生村官利用创办的协会,广泛搜集市场信息,搭建信息平台,积极发挥中介服务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把握市场商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带动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80多个,种植户达200多户,年创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发挥市场优势,帮农民“稳赚钱”。针对传统农业“单打独斗”风险高、利润低、市场无保障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村官整合农业资源,积极与龙头企业、超市等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保证经济效益。
发挥竞争优势,帮农民“多赚钱”。大学生村官依托创建的龙头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建立行业协会,不断拉长产业链,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带动安排就业1.3万人,年创经济效益达2.5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出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